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2013年济南市档案工作十件大事

发布日期:2014-01-26

信息来源:

一、新农村档案规范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初战告捷
在创建省、市级示范乡镇的同时,全面实施新农村档案工作规范化建设和千村示范“三年行动计划”,全市共创建省级示范乡镇9个、市级示范乡镇8个;4532个行政村(居)中,367个达到示范村标准,占总数8.1%,1775个村(居)达到规范化建档标准,占总数39.2%,超额完成年初确定的7%和30%的任务目标。其中,章丘、平阴行政村规范化率达到60%,章丘示范村已突破总数的10%。
二、食品安全档案工作全面启动
制定《食品安全监管信用档案管理办法》等4个食品安全信用档案体系建设配套文件,开展了“食品安全信用档案规范建设年”活动。市档案局在20家食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开展试点,共建立食品生产质量信用档案 9千余卷,部分企业顺利通过验收。各县(市)区确定食品安全档案工作试点企业14家。10月下旬,市档案局等6部门联合开展食品安全信用档案专项执法检查,推进了对食品安全信用档案的依法管理。
三、重大活动档案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两办”《关于加强全市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见》,召开了市五大班子办公厅分管主任和秘书处处长参加的市级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工作协调会。市档案局全面介入市级层面重大活动,实现了重大活动档案工作关口前移、提前介入、变被动征集为同步推进,年内共拍摄全市重大活动视频350分钟、照片1800张。
四、数字档案馆建设快速推进
市及各县(市)区按照市委、市政府“两办”《关于加强数字档案馆建设的意见》要求,抢抓机遇,争取支持,落实资金,完善软、硬件条件,数字档案馆建设进展顺利,截至目前已完成全文数字化处理3500多万页。历下区提前完成数字档案馆建设任务并通过了验收。
五、“十艺节”档案安全完整移交
市档案局派专人参与并重点指导“十艺节”档案工作,确保相关档案资料齐全完整。在“十艺节”济南执委会各部(室)密切配合下,我市“十艺节”档案资料收集整理工作11月底基本完成,共形成文书档案485件、归档电子文件899件、照片3630张、视频资料102分钟,移交山东省组委会。“十艺节”档案整理并移交市档案馆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
六、首个“国际档案日”活动丰富多彩
全市档案系统以6月9日“国际档案日”为契机,开展了“档案宣传月”活动。市档案局当日举行“档案馆开放日”启动仪式,省市有关领导,部分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人士等120余人参加。此外,还开展了“走近档案,认识济南”夏令营、小清河图片资料社会征集、万名档案工作者知识竞赛、在电视台滚动播出“国际档案日”宣传字幕、通过手机发布档案宣传信息等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扩大了社会影响力。
七、收集编研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加强档案收集,采录济南新闻视频110小时,摄录城市记忆照片600张、口述档案视频17小时,征集档案资料800余件。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围绕水生态城市建设等中心工作编发《档案资政参考》3期,编纂反映小清河历史变迁和治理后新貌的《小清河记忆》丛书和《小清河映像》画册;编印《市委重要政务活动辑录》和《市政府重要政务活动辑录》并刻录了配套影像光盘。
八、民生档案共享服务平台全线开通并健康运行
加强督促指导和工作调度,实现了全市12家综合档案馆民生档案信息的无障碍共享;丰富民生档案种类和内容,新增民生档案目录14万余条;完善平台功能,对数据库进行备份,确保了信息数据的安全、完整;主动向利用者推荐、介绍馆际查档业务,探索将共享服务平台进行拓展延伸,全年实现远程利用405例,极大地方便了市民群众。
九、在全省率先开展县(市)区档案工作考核评估
按照“围绕中心、突出重点、简化程序、重在导向”的原则,年初制定评估意见,12月初对11个县(市)区档案工作进行全面考核评估,推动了基层档案工作快速发展,实现了“摸清情况、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开阔思路、锻炼干部、发挥导向、推动工作”的目标。
十、首次与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共同举办档案干部专题培训班
11月4日至8日,市档案局首次与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联合举办“首届全市档案干部专题培训班”,邀请专家学者传授档案工作的形势与任务、国际形势与安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以及档案文化、档案法制建设等知识,并组织进京参观了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及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