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29日 星期三

让群众从陈规陋习中解脱出来

四谈加快山东乡村全面振兴

发布日期:2018-01-22

信息来源:大众日报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村全面振兴之“全”,培育乡村新风,传承乡土文化,提振农村精气神,是必备一环。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光看农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精神风貌怎么样。优秀乡村文化,能够增强农民凝聚力,孕育社会好风尚,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和保证。农民群众生于乡村、长于乡村,是乡村全面振兴的最基本力量,他们积极投入建设家园的热情一旦被激发、被点燃,势必能释放蓬勃活力动力,重塑农业农村新面貌新风尚。然而,一段时期里,农村一些地方不良风气盛行,讲排场、搞攀比,既有“娶不起”的问题,也有“还不起”的问题,还有“死不起”的问题,这些现象,是乡村文明乐章中的不和谐音符,冲击农村社会公序良俗,侵蚀广大农民群众干事创业的心气。新一届省委以高度的文化自觉,重新认识乡村文化的价值和使命,把抓好乡风文明、振兴乡村文化,作为乡村全面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把脉精准,恰逢其时。
  行为体现习惯,习惯反映价值。革除陈规陋习,最终要靠价值观念转变。而价值观念的除旧布新,靠“喂食”型的文化给养,“大水漫灌”式的文化输送,是做不成的。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大力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走进农村、走进农民群众,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沂蒙精神,深入实施“四德工程”,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把会议精神贯彻好、落实好,关键要在结合、融入上下功夫。把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放在农民群众的生活期盼中去解说,把党的方针政策,与农民群众的柴米油盐相结合,落细落小落实,才能让人易于接受,真心喜爱,深刻记取;注重示范引领,挖掘普通人的人性光辉,传播“身边的感动”,让价值观念更加可知、可感、可学,才能成为农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基本遵循和行为准则,创造向上向善的农村新风尚。
  陈规陋习,貌似源于传统文化,实则属于历史糟粕。用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乡村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手段,但绝不能打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旗号,助长那些封建糟粕沉渣泛起。在利用传统文化过程中,一个基本的立场和态度是,看它是否有利于解决今天农村的问题和需求,是否能够转化为涵养乡风文明、振兴乡村文化的有益精神财富。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蕴含着矫正社会时弊、提升精神境界的天然因子,为我们今天抵制农村的陈规陋习提供着基本的规范和秩序。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乡村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就要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使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乡村文明建设,形成良性乡村文化生态;实施乡村记忆工程,讲好千村故事,让农民群众重新认识身边的一砖一瓦、一丝一粒,加深对乡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让民淳俗厚,源远流长。
  移风易俗,根除积弊,既要潜移默化,也要制度规范。软硬结合、破立并举,才能真正遏制陈规陋习滋生蔓延的空间。乡村是人情社会、熟人社会,要有人情味,但不能背人情债。面对传统礼俗和陈规陋习之间一些模糊地带,必须用规则划出一条线,让群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知道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规则提供导向,行为就有规范,婚丧嫁娶也好,人情往来也好,就能确立厚养薄葬、喜事新办的新典范。规则不是挂在村头、贴在墙上的标语,而是要拿来用的。农村党员干部做规则的向导,做移风易俗的先行者、倡导者,带头示范、躬身践行,就很容易感染身边的群众;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积极作用,约束村民攀比炫富、铺张浪费,更容易形成积极健康的新风尚。注重现代治理理念、手段和传统治理资源相结合,以自治消化矛盾,以法治定分止争,以德治春风化雨,就一定能让乡风趋淳、民风趋厚、群众减负,让现代文明之花在广袤农村大地盛开绽放。
编辑:吴晓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