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29日 星期三

充分发挥省会优势 着力深化农村改革

积极打造乡村振兴“济南样板”

发布日期:2018-06-14

信息来源:济南日报

  济南正把城乡融合发展作为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省会城市的必由之路,围绕“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中心任务,坚持将“三农”工作放在省会大局中来谋划和推进,锁定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目标,着力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发展都市精致农业,加快建设美丽乡村。丰收的章丘大葱在平阴县洪范池镇纸坊村,一栋栋具有徽派建筑风格的新农居别具一格。
  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山东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走在前列,全面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
  作为山东省省会,济南正把城乡融合发展作为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省会城市的必由之路,围绕“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中心任务,坚持将“三农”工作放在省会大局中来谋划和推进,锁定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目标,并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提出的“两个走在前列、一个全面开创”和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要求,充分发挥省会独特优势,着力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发展都市精致农业,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如今,济南正以强烈的责任担当意识,奋力书写乡村振兴的“济南答卷”。绘制“精品线路”
  发挥示范效应升级美丽乡村
  漫山遍野的板栗花,随处可见的茶园,街道两旁姹紫嫣红的绣球花……6月,位于长清区万德街道最南端的马套村,绿意盎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森林覆盖率达70%、绿化面积达80%的马套村,靠山养山,治山治水,以生态发展带动茶叶采摘、观光旅游、休闲民宿等特色发展,走出了一条“生态振兴”的乡村发展之路。
  近年来,我市按照“连点成线、扩线成面、产村结合、融合发展”思路,注重规划先行,将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乡村旅游相结合,与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与乡村扶贫解困相结合,抓好协同推进。目前,我市已建成美丽乡村示范村500余个,其中省、市级示范村179个,形成了以长清区“齐鲁8号风情路”、章丘区“风韵水乡线”等为代表的12条美丽乡村示范线路,对全市美丽乡村建设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美丽乡村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实现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三生共美”,融合发展。因此,在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中,我市在抓好农村生态环境改善、整治提升村容村貌的同时,积极引导村庄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生态美与生产美融合发展。
  对于南部山区等旅游资源丰富、生态良好的村,我市注重把示范村创建项目与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相结合,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对于北部平原村,注重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特色现代农业相结合,使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助推特色种、养业及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对近郊或村内有企业的村,则注重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企业发展相结合,通过不断提升村民素质水平,为企业提供高素质劳动力,带动美丽乡村建设。打造“精品模式”
  产权制度改革让村民致富
  今年初,在章丘区龙山街道权北村的村委会大院内围满了乡亲。这是因为村民听说要分红了,赶过来看个究竟。
  权北村党支部书记李玉柱介绍,2017年权北村进行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立了权北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按照合作社章程和收益分配制度的相关规定,权北村拿出25.8万元用于股东分红,经合法界定的村集体组织成员平均每人可分得551.3元。
  实际上,在我市实施这项改革的不仅是权北村。去年,我市启动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清产核资、成员界定、股权设置、股权量化压茬推进,基本完成了62个村的省级试点和235个村的市级试点任务,246个村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资源性资产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这项改革是当前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内容。今年我市全面启动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规定所有村(居)全部完成清产核资工作,60%以上的村(居)完成改革任务,成立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到2019年,全市将基本完成改革任务;到2020年,全市将基本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经济运行新机制。做强“精品产品”
  特色农产品步入品牌时代
  品牌中国“金谱奖”、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全国首个黄瓜“中国驰名商标”……这几年,济阳县的曲堤黄瓜捷报频传,仅国家级荣誉就达18项。可以说,曲堤黄瓜的发展历程就是我市大力实施品牌化战略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市立足实际,按照依托省城、适应省城、服务省城的思路,坚持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以大力发展都市精致农业为主攻方向,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化战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今年,我市依托平阴玫瑰、章丘大葱、历城草莓、长清寿茶、曲堤黄瓜、商河花卉、高官甜瓜、龙山小米、南山核桃、农高种业十大特色产业传统基础,创建十大现代农业产业园,实施产业振兴十大行动,着力构建种、养、加、销一体,农村一二三产业紧密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同时,着力打造一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合力塑造“泉城农品”整体品牌形象,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攻坚“精准扶贫”
  “N+扶贫”拓宽振兴之路
  最近,济阳县新市镇徐庙村贫困户徐治正格外高兴——他除了享受到普惠式扶贫政策,还拿到了4300元产业帮扶资金。近年来,我市聚焦真扶贫、扶真贫,坚持以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N+扶贫”为路径,将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在精准扶贫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子。截至2017年底,全市8.2万户、18.05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同时,我市教育、医疗、就业帮扶也全面展开,推行农村贫困学生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资助,共资助贫困生1.8万人次;医疗精准扶贫已惠及3万余贫困人口;3万余人次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和转移就业,1400余名贫困残疾人实现就业创业。
  另外,在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对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我市积极推行“三位一体”养老组织建设,在提升改造镇街敬老院硬件设施和服务水平的基础上,在有条件的贫困村大力建设幸福院;对没有能力建设幸福院的贫困村,探索建立邻里互助养老服务机制,由专人上门帮助洗衣、送餐做饭和心理疏导,满足老人日常生活所需。
编辑:高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