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31日 星期一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孙晓刚:处理好五个关系推动土地管理工作创新发展

发布日期:2014-06-25

信息来源:

今天是第24个全国“土地日”,活动主题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借此机会,向全市广大土地管理工作者表示良好的祝愿。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资源,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土地管理工作。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都对土地管理和利用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近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严格贯彻执行土地法律法规和各项政策措施,认真履行耕地保护责任,大力推动节约集约用地,切实维护管地用地秩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也应当看到,目前我市正处于转型跨越的关键时期,各项事业用地需求很大,建设用地空间十分紧张,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还不够高。面对新的形势任务,我们必须站位全局,转变思路,更新观念,以全新的思维迎接挑战,统筹处理好“五个关系”,推动土地管理工作创新发展,为“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泉城”提供更加有力的资源支撑和服务保障。
一、处理好保护与保障的关系,严格履行守土之责。土地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民生的改善,都与土地息息相关。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可以为更好地保护资源提供条件和支撑。但是任何发展都必须以保护资源环境为前提。各级各部门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老百姓负责的态度,把保护土地资源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担负起守土之责,坚决保护好十分珍贵的土地资源。
在当前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加快推进的历史阶段,我们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占用一部分土地资源,必须要对耕地实行最严格的保护制度,坚决守住全市546万亩耕地红线,严格耕地占补平衡,坚持以补定占、先补后占、占优补优,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升。山体也是济南的宝贵特色资源,城区内的山是城市的“绿肺”,城区外的山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要采取更加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大山体保护力度,深入实施破损山体治理工程,大力开展执法监察工作,严厉打击各类私采滥挖行为,为泉城人民守住一座座青山,绿化一片片山林,造福一代代子孙。
二、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大力推进集约用地。宏观调控有两个“闸门”,一个是银行信贷,一个是土地供应。土地作为一项基本生产要素,对宏观调控和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发挥好土地调控作用,不仅能够抑制投资过热,守住耕地红线,还可以优化经济结构,助推产业升级。必须把土地管理放到整个经济运行大局来统筹把握,既要突出政府调控和监管,合理引导土地投放和开发利用,也要充分遵循市场规律,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提高土地开发利用水平。
当前,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土地资源日渐稀缺。一方面我市用地空间已十分有限,另一方面节约集约用地水平还不够高,必须加快职能转变,由“重审批、轻监管”向“严审批、重监管”转变,进一步加强土地批后监管工作,充分盘活现有土地资源,真正走出一条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新路子。要大力推进城中村改造和重点片区改造提升工程,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每个项目用地都要精打细算、严格监管,按照规定的时间、条件开发利用土地。特别是对工业用地,要按照亩投入、亩产出、亩税收进行评价,坚决杜绝土地闲置浪费现象。
三、处理好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关系,努力推动产城融合。现代城市的重要特征是产业发达、人才集聚、功能完备、环境优美,自然风光秀丽,人文气息浓郁。产业发展为城市建设提供支撑和保障,城市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空间和载体。城市发展要坚持走产城融合之路,以城市为基础承载产业经济,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创新。各级各部门都要站位产城融合的大局来谋划发展、定位工作,积极推动大项目落地、整片区开发,不断完善配套服务设施,使土地成为推动产城融合发展的重要因子,促进产业、城市和人的协调融合发展。
推进产城融合要坚持以人为本、规划先行,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坚决防止片面追求城市规模,坚决防止城市无序扩张,要科学合理地划定城市发展边界,更加注重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城市内涵,更加注重提高产业和人口承载能力,从而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努力建设宜居宜业之城。要积极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相协调,加快实现“三规合一”,形成产业、城市、人之间有活力持续向上的发展模式。
四、处理好加快发展与群众权益的关系,切实服务改善民生。发展为了群众,发展依靠群众,发展成果由群众共享。土地资源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土地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具体措施和目标成效都是在取得群众认可、保护群众权益的基础上得以实现的。要始终把维护群众权益作为土地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现有政策框架下最大限度地让利于民,真正把最广大群众的根本权益和长远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土地的价值体现越来越直接,每一项土地政策、每一个项目开发都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要严格落实征地补偿安置政策,坚持做到依法征地、规范征地、阳光征地,积极探索被征地农民多渠道补偿安置方式,保障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和长远生计。要妥善处理好群众诉求,通过定期召开群众见面会等方式,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服务,为群众排忧解难。要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减少审批环节,让群众少跑冤枉路,多办舒心事儿。通过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举措让群众满意、放心,对土地管理工作有信心,对党委政府有信心。
五、处理好改革探索与顶层设计的关系,积极稳妥推动创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总体安排部署,市委、市政府也出台了全面深化改革实施意见,其中很多内容都涉及土地管理工作。从前期的工作情况看,各级各部门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在审批、征地、土地收回购、招拍挂出让、土地熟化等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推进改革没有终点,永远都是进行时,要下大力气继续破题,进一步推动土地管理工作创新。
当前,要紧密结合济南实际,在政策领域、制度层面深入研究、积极探索,努力冲破思想观念障碍,突破利益固化藩篱,以更大气魄、更大的勇气推进改革创新。特别是对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设城乡统一用地市场、不动产统一登记、农村集体土地管理制度等方面,要紧密结合济南实际,积极探索新思路、新举措、新机制,推动工作创新发展。要坚定地遵循中央改革的总步调,注重顶层设计,坚持守住底线,无论怎么改,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粮食产量改下去,不能把群众利益损害了。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