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29日 星期三

优化公交线网 让市民出行更便捷

市政协第八专题“商量”聚焦公交线网优化

发布日期:2018-08-27

信息来源:济南日报

  城市公交是体现城市综合发展能力的窗口,也是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更是治理城市拥堵和雾霾的有效手段。今年年初,市委、市政府推出了18件民生实事,“公交线网优化”是其中之一。
  如何让公交出行变得更便捷?连日来,市政协以“优化公交线网,让市民出行更便捷”为主题开展了第八专题“商量”。大家围绕站点、线网和管理三个方面深入社区、公交枢纽站、集中换乘点开展了一系列调研,并进行了集中商量,不断增进共识。
  公交车车速越来越慢家住明星小区的王新在燕山立交桥附近工作,8月23日7:20,她像往常一样准时来到明星小区公交站牌,此时站牌附近已有数十人。15分钟后,伴随着人群的注视,K202路公交车驶来。不同于其他乘客,王新每次都是最后上车,“挤上车也没用,根本没有座位。”王新向记者表示,从济南西站出发没几站,车上已经坐满了乘客。
  这趟公交车每到一个站点,不断有乘客上车,很少有人下车。“人满了,等下一辆吧。”7:50,公交车司机在市立五院站对继续向车厢内挤的乘客提醒道。虽然前后车门已关闭,但公交车周围均被汽车围堵,动弹不得。
  “每天到这儿都得堵上好几分钟。”王新表示,此处公交站牌紧邻市儿童医院,进医院的小汽车会对公交车通行造成影响,而到达千佛山附近时,多路公交车同时行驶,出现了公交车堵公交车的情况。“我同事从腊山立交附近开车走二环南路高架路才用40多分钟。”王新说,她坐公交车则需要1小时20分钟才能到达,“明年我也打算买辆车”。
  诚如王新所言,近年来,我市很多道路越修越宽,公交车的运行速度却越来越慢。市交通委副主任罗卫东表示,5年来我市公交车平均时速从每小时18.3公里下降到13.8公里,公交车车速慢已经成为许多市民不愿乘坐公交的主要原因。
  此外,记者在走访过程中接到大量市民反映,新开发区域公交线路比较稀少,甚至很多区域尚未开通公交线路,乘坐公交车非常不便。
  如何让市民乘坐公交车更便捷?7月25日至8月6日,市政协副主席李好臣、刘梦海分别带领第八专题“商量”调研组,深入社区、公交枢纽站、集中换乘点开展现场商量,并组织召开“港澳委员、海外侨胞、专家学者为济南公交优化建言”远程视频座谈会,收集了大量意见建议。
  首末站设置欠账太多恰如王新每天习以为常的乘车拥堵体验,济南市区很多路段公交线路比较密集,极易形成公交车列车化,在站点延误严重。对此,山东众行城乡交通研究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彤表示,济南可以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在道路右侧进行拓宽,形成一个多通道的公交站点,允许多线路公交车同时进站,如此一来减少了公交班次比较密集线路的站点延误时间。
  大观园公交站是乘客密集区且没有首末站,如果从5公里以外的公交场站发车,到达时车厢内几乎已经坐满乘客,无法起到快速疏散乘客的作用。因此,每天要从5公里以外的地方调车过来,造成很大浪费。对此,市政协委员丁保国表示,我市公交线网优化中公交车首末站设置方面欠账太多,全市290多条公交线路中,符合国家标准的首末站不超过30%,对线网优化产生不利影响并降低优化效率。
  “公交车首末站少,应该是公交停车场站严重不足造成的。目前市公交总公司现有的停车场共有90多个,按照济南公交车总体规模,最低需要配备120个停车场站。”市政协委员杨涛(以下简称杨委员)介绍,公交场站缺失造成我市1400多辆公交车在非营运时间,只能停靠在道路两旁,既导致交通拥堵,也不利于公交车管理与安全。
  南京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杨涛(以下简称杨院长)表示,公交场站是公交车辆停放和调度、乘客上下和换乘的关键节点,场站缺失也为广大乘客换乘带来不便。济南的公交枢纽应该学习先进的理念,将地上和地下空间结合,注重综合开发、立体开发、无缝对接,形成高质量的公交服务体系。
  罗卫东分析,现在济南公交场站无论在规模上还是总面积上,远无法满足公交车停放、公交线路运营以及公交车维修保养等功能。现有的90多处公交场站,有合法手续的不足1/3,绝大部分公交场站是租借用地、临时停车、桥下停车等。此外,公交场站布局不太合理,大部分位于城市外围区域。
  罗卫东表示,对于场站不足问题,市交通委一直在研究、探讨。最近市交通委和规划部门正在组织实施公交场站的三年建设规划,按照现有的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增加场站的数量、完善场站的布局、统一场站设施的标准。针对目前土地紧张情况进行综合开发,把公交与其他方式的接驳换乘问题同时解决。“总的想法就是不欠新账,逐渐偿还旧账。”罗卫东说。
  此外,针对市内公交停靠站台容量不足的问题,罗卫东称,正在对全市所有公交站台进行统一梳理,具备条件的加长站台,如果有出租用地可以设置深港湾。对于配套设施,市交通委委托专业设计机构,对全市的公交站台进行标准化设计,让公交停靠站台能够标准统一、功能齐全、使用方便。
  城郊线网分布严重不均除了公交场站缺失、公交站台容量不足等问题外,目前我市公交线网分布同样存在问题。据了解,在经十路千佛山站有17条公交车从此路过,燕山立交桥东站更多达21条公交线路。而旅游路开元隧道附近只有1条线路,市中心线网过于密集,城市外围线网则明显不足。
  “像济南这样规模的城市,轨道交通以及公交快速线路应该是市民出行的主要手段。”杨委员表示,目前济南轨道交通正在建设中,地面运力提升应该主要依靠BRT线路来完成。但由经十路、北园路、纬十二路、历山路组成的BRT线路,在主干道经十路上,并没有配套建设BRT封闭站台和专用道路,仅相当于一条普通公交线路在运行,大大降低了BRT的运行速度和换乘的方便性。
  刘彤称,济南公交线网密度仅为每平方公里1.2公里。而按照相关要求,公交线网密度应该为每平方公里3-4公里。在提高公交通行能力、加密道路网络方面,我们还有大量工作需要做。
  杨院长则认为,济南公交不仅要为市民服务,也应该多为外来乘客考虑,可以在公交场站、宾馆等场所提供济南公交的线网图、路线图、电子站牌等,使他们第一时间找到合适的公交线路、公交站点。此外,他还表示,济南公交还应该加快推进智能化、信息化,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公交线路客流的调配、车辆的调度,同时满足乘客及时了解公交线路信息、车辆运行信息等需求。
  对于线网优化问题,市公交总公司副总经理谢刚回复,近期市公交总公司开辟了18条线路,主要解决二环南路通过高架桥到二环东路、福康路等路段,以及华润中央花园、翡翠郡、融汇城等大型社区23.5公里的公交空白。此外,市公交总公司将加大资源整合和宣传力度,使市民和外地游客了解乘坐公交出行的方法,更愿意乘坐公共交通。
  罗卫东称,近几年济南公交线网是随着城市规模扩大,简单地向外延伸和叠加,缺乏总体规划和设计。市交通委年初按照市里的安排,对济南公交线网进行优化设计,已经有了初步成果。下一步,将在此前成果的基础上整合各位委员、群众的意见建议,纳入线网优化设计中。
  关于大数据问题,谢刚介绍,目前,市公交总公司推出的369APP用户量已经达到了193万,市内的电子站牌已经安装了500余个,市民可以从APP上查询公交车辆信息和换乘信息。受设备和网络技术的影响,369APP存在信息更新慢,来车预报时间不准确的情况。下一步,市公交总公司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跟踪、优化。
  罗卫东表示,本次公交线网优化也充分运用了大数据成果,并对大数据进行了综合研判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公交线路的调整和整合。
  公交优先或是破局之道公交站点和线网都优化了,部分区域交通拥堵点便成为公交快捷的最大障碍。王新对此深有体会,她乘公交车上班过程中,每到市儿童医院或燕山立交桥附近,至少得堵车5分钟。对此,丁保国认为,应该实行公交占道和信号资源双优先的原则。
  那么,优化公交线网和限制小汽车有什么必然关系?8月20日,市政协组织开展了50辆小汽车与1辆公交车大比拼活动。结果显示,50辆小汽车占用路面面积是1辆公交车的23.75倍;1辆公交车运力约是1辆小汽车运力的60倍;分道通行效率,公交车是小汽车的1.6倍;小汽车的尾气排放约是公交车的35倍。
  杨院长表示,城市发展的资源有限,关键是路权如何分配。济南一方面应该学习国际的先进经验,做好公交线网优化;另一方面应该把更多的道路时空资源倾斜分配给公共交通,形成便利可靠的公交出行环境,更好地让大家选择公交出行。
  “公交优先要在路权保障、路口信号、用地、投入等各方面优先,需要各级各部门齐心协力、共同推进,更重要的还需要社会各界形成共识,大家一起来关心、关注、支持公交发展。”罗卫东说,多年来济南一直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出台了不少政策,但很多没有真正落实。
  丁保国认为,从长远看,我市环境和道路资源都无法承受数量不断增加的小汽车。大力发展公交,将会成为畅通出行的不二选择。公交优先的发展理念要全市上下、全体市民共同树立和践行。
  “济南是典型的带形城市,客流走廊集聚度很高,东西向的通道资源非常有限。同时济南又是泉城,轨道交通建设受到影响和制约。再加上小汽车的低成本拥有、使用导致机动化的分担率过高。”杨院长表示,济南的城市交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公交优先是不二选择,一定让公交优先成为全社会认同的核心战略。只有把公交优先和小汽车调控工作做好后,济南治堵、治霾才能真正达到目标。 (本报记者 王希涛)
  不断创新 保持“商量”优势□希涛 金波“商量”平台开通一年来,频频获得公众和媒体赞誉,固然令人欣喜,但优势如何保持?“商量”工作领导小组对此有着一致共识——持续创新。
  一年来,“商量”平台注重创新提升,推出许多创新举措,努力使“商量”更真实、更深入、更生动、更有效。从座谈、体验式现场商量到“海采”式、远程视频现场商量,现场商量的方式方法更加多样,更加符合专题实际;从邀请本地专家到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参加,从几个委员参加到扩大委员参与面,“商量”的意见建议更有分量、更具参考价值;从市级媒体到国家级媒体,从传统的宣传报道到现场直播,从单个专题片到多个短视频,使“商量”在过程、结果以及成效的宣传上实现了多点开花。
  如今,围绕“公交线网优化”开展的第八专题“商量”与大家见面,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保持原有好做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探索创新。如,为使线网优化吸收更多先进城市理念,邀请全国著名交通专家参与集中商量,发表真知灼见;为使线网优化多些“国际范儿”,创造性通过远程视频形式,邀请远在中国香港及美国、新加坡的港澳委员、海外侨胞为优化济南公交线网建言,让更多的智慧和力量汇聚到“商量”中来;为使调研数据更加精准、现场商量更加深入,专门把实验融入“商量”,对比50辆小汽车与1辆公交车在道路资源、节能减排、通行效率、车辆运力上存在的差异,通过还原真实场景,反映公交车的优势所在,更加直观地引导市民优先选择公交出行……推出的这些举措,既是对“商量”的创新,更是对服务中心大局和民生实事的用心。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如今,创新已经成为“商量”的一种常态,不仅深化了“商量”,还推动了发展。从建绿透绿、乡村振兴到公交线网优化,“商量”正逐渐成为济南不断发展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编辑:高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