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29日 星期三

伟大胜利 烛照未来

——写在济南战役胜利暨济南解放70周年之际

发布日期:2018-09-18

信息来源:济南日报

  今年是济南战役胜利70周年。70年前,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的英明决策和正确领导下,英勇的华东野战军经过8天8夜浴血奋战,一举攻克国民党重兵守御、坚固设防的济南城,在这里奏响了一曲军政军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英雄史诗。济南战役是人民解放军第一次攻克国民党军重兵守备、坚固设防的大城市攻坚战,是速战速胜的成功典范,也是蒋介石集团以大城市为主的“重点防御”体系总崩溃的开始。济南的解放,使华东、华北两大解放区完全连成一片,在陆路上隔断了国民党华北、东北、徐州重兵集团之间的联系,也为华东野战军挥师南下,会同中原野战军进行淮海战役创造了有利条件。济南战役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决战序幕,是人民解放战争走向全国胜利的转折点,被毛泽东誉为“伟大胜利”。一个拥有70万人口的山东省省会济南宣告解放,开启了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济南战役的运筹决策及战役过程
  一、战前形势及作战方针
  1948年下半年,解放战争进入第3年,全国军事、政治和经济形势已变得更加有利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而不利于蒋介石统治集团。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被迫改“分区防御”为“重点防御”。在华东战场,蒋介石为屏障徐州,隔断华北、华东两解放区的联系,并迟滞华东野战军南进,令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第二绥靖区司令官王耀武所部9个正规旅、5个保安旅及特种部队约10万人固守省城济南,将集结于徐州附近的主力部队约17万人编成3个兵团,伺机北援。
  济南作为津浦、胶济铁路交汇点,北靠黄河,南倚泰山,地形险要,易守难攻。第二“绥靖区”以济南内城为核心防御阵地,以外城和商埠为基本阵地,以济南外围村镇及制高点构成外围阵地,各阵地内均构筑众多的永备和半永备型工事,形成能独立作战的支撑点。王耀武吹嘘济南“固若金汤”“最少固守一个半月”。
  1948年7月兖州战役胜利后,济南周围300公里左右的地区已全部为解放军所控制,济南已经完全处在解放区四面包围之中。中央军委和毛泽东运筹帷幄、果断决策,命令华东野战军集中全力发起济南战役,并确定了“攻济打援”的战役方针,即“攻城打援分工协作,以达既攻克济南,又歼灭一部援敌之目的”。华东野战军组成攻城、打援两个集团。攻城集团又分为东、西两大攻城兵团。东线攻城兵团有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渤海纵队和渤海军区部队;西线攻城兵团由华东野战军第3纵队、第10纵队、鲁中南纵队、两广纵队及冀鲁豫军区一部组成,第13纵队为攻城总预备队,东西两大攻城兵团对济南守敌形成强大的钳形攻击。整个攻城指挥由山东兵团司令员许世友、华野第一副政委兼山东兵团政委谭震林负责,全军指挥由华野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粟裕负责。
  二、战役经过
  1948年9月16日24时,济南战役正式打响。攻城东、西兵团同时向济南守军外围阵地发起全线攻击。东线我军英勇善战仅用两小时就一举攻克国民党军吹嘘能守半个月的济南东郊“堡垒”茂岭山,紧接着50分钟打下了砚池山,打开了济南解放的东大门,迫使守军从西线调兵增援东线。作战伊始,王耀武的军队士气和作战部署就被打乱。20日,西线守敌整编第96军军长吴化文,在我强大军事压力和政治争取下,率部2万余人举行战场起义,攻城西兵团英勇顽强扫清外围后迅速接收占领包括飞机场在内的吴部阵地,逼近商埠。攻城东兵团连续突击也迫近了外城。9月22日,攻城西兵团经过商埠激战后,与攻城东兵团同时向外城发起攻击,23日下午外城战斗基本结束。9月23日傍晚,我军发扬连续作战、英勇顽强的作风,不顾伤亡和疲劳,向守敌最后一道防线——济南内城发起猛烈攻击。这是济南战役决定性的最后一战。24日凌晨,攻城东兵团第9纵队25师担任攻城第一梯队的73团经激烈反复攻击,终于突破成功,占领内城东南角城墙上的制高点——气象台,并连续打退守军多次反击,牢牢控制住突破口,各部队由此陆续入城巷战。攻城西兵团第13纵队担任突击的37师109团也在内城西南角坤顺门附近经过拉锯式的血拼登上城墙,并突入城内两个连。但在敌人疯狂的反扑下,突破口重新被敌人封堵。24日上午,110团3营前赴后继,不怕牺牲,强行登上城头,在早先突入城内的两个连的配合下,扩大并巩固了突破口。13纵与3纵部队从此突破口进入城内。经激烈巷战,至傍晚攻城各部队于大明湖畔胜利会师。至此,内城守军全部被歼,济南宣告解放。王耀武化装潜逃至寿光县,于28日被我公安和民兵抓获。
  战前,济南地下党组织对济南的社情、守军军情作了详细调查,对部队确定作战计划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济南战役经过8昼夜激烈的浴血奋战,我军以伤亡2.9万人的代价赢得了这场战役的伟大胜利,取得了辉煌的战果,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共歼灭国民党军10.9万人(含起义2万余人),俘王耀武等高级将领23名,缴获各种炮800余门,坦克、装甲车20辆,汽车500余辆,及其他大批军用物资。战役发起后,徐州国民党军援兵惧怕被歼,未敢深入推进。济南攻克后,菏泽、临沂、烟台等地的国民党军队纷纷弃城逃离。至此,山东全境除青岛等极少数据点外均获解放。中共中央在9月29日致华东军区、华东野战军首长的贺电中指出:济南战役“是两年多革命战争发展中给予敌人的最严重的打击之一”。毛泽东将济南战役称为“伟大胜利”。第9纵队第25师第73团、第13纵37师109团战后被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分别授予“济南第一团”和“济南第二团”称号。
  不朽的功勋 永远的丰碑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70年的魂牵梦绕,70年的凯歌行进,70年的沧桑巨变,济南省会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代。今天我们回望这段历史,济南战役的伟大胜利无论从政治、军事还是经济、外交上都具有无比重要的历史地位、历史影响和历史意义,在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中留下了闪光的足迹,在中国人民革命和解放战争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壮丽辉煌的一笔。在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济南战役是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坚固设防的大城市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攻坚战,是人民解放军“第一次打下敌10万以上兵力守卫的坚固阵地防御的大城市”,显示了解放军攻打大城市的能力和气魄,开创了人民解放军夺取国民党重兵把守大城市的先例。中共中央在贺电中指出,济南的攻克“证明人民解放军强大的攻击能力,已经是国民党军队无法抵御的了,任何一个国民党城市都无法抵御人民解放军的攻击了”。济南战役的胜利,彻底粉碎了蒋介石集团在山东的“点线防御”计划,动摇了国民党固守大城市的信心。解放军俘虏了国军的重要将领,使得国军的军事实力和士气大大下降,军队力量大大减弱。
  济南战役的胜利使华东、华北两大解放区连成了一片,“基本解放(青岛等个别地方除外)了山东全境”。在陆路上隔断了华北、东北之敌与江南之敌的联系,从战略上配合了辽沈战役的进行,为华东野战军挥师南下会同中原野战军作战清除了障碍,铺平了道路。济南的解放,使解放区生产建设和支援战争的能力大大增强,也为实施空前规模的淮海战役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济南战役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序幕。周恩来总理曾指出,“三大战役的序幕是济南战役。济南战役的胜利,为解决国民党重兵集团创造了成功的经验。”济南战役在军事上的意义,集中体现了人民解放军的无比强大,济南战役的胜利足以证明,我军的攻坚能力已发展到可以攻克国民党据守的任何城市和据点。济南战役的伟大胜利,使中央军委、毛泽东进一步坚定了以大歼灭战消灭国民党主力的决心,为辽沈决战和淮海决战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翻开党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济南战役的胜利,是农村包围城市理论的胜利,毛泽东等人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独具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从此进入新的转折阶段。济南战役使人民解放军成功实现了战略战术的重大转变,实现了从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到夺取城市,从游击战、运动战、歼灭战到大城市攻坚战的重大战略转变。
  在国际方面来讲,济南战役的胜利使得当时的国际社会对中共的军事实力有了清醒的认识,他们逐渐相信,中共是有实力赢得这场解放战役的胜利的。而且当时的美国认为,在这场战役之后,国民党军队已无力抵挡解放军的进攻,这个国家最终的归属很大可能是共产党所领导的队伍。他们说:“自今而后,共产党要到何处,就到何处,要攻何城,就攻何城,再没有什么阻挡了。”
  伟大功勋 继往开来
  伟大的历史必然孕育伟大的精神。从济南战役运筹决策、战役准备、战前动员、战役过程、人民支前、隐秘战线到取得完全胜利的整个过程中,孕育并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以“爱党爱军、依靠群众、英勇顽强、敢于胜利”为主要内容的济南战役精神,这是对济南战役精神的高度集中概括,这一精神的内涵则极为丰富,是留给我们的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烽烟虽逝,雄风长存。历经70载春秋,济南发生了沧桑巨变,但济南战役作为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跨越时空,荣耀神州,历久弥新,熠熠生辉。
  第一,济南战役精神蕴涵着听党指挥的不变军魂。
  “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济南战役的胜利,是人民解放军坚决执行中央军委战略方针的胜利。济南战役中,负责阻援打援的76个团、18万兵力,负责攻城的43个团、14万兵力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纵队,但中央军委是他们共同的最高指挥中枢。参加济南战役的我军各部队坚决听党指挥,坚决执行中央军委的统一部署。为了速克济南,争取中央军委设想的“在援敌距离尚远之时攻克济南”的第一种可能,华野前委制定了周密的“攻济打援”方案。战役进行过程中,各级指挥员、各纵队坚决听党指挥,坚决执行中央军委的统一部署,密切协同、互相配合,充分发扬各自的特点和优势,表现出高度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形成了集中优势兵力整体作战的强大威力。
  第二,济南战役精神蕴涵着信仰坚定的政治品格。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是革命军人的灵魂和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世代传承的红色基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子弟兵,区别于其他军队的关键在于,他是一支有军魂、有信仰、有血性、作风顽强,为了人民翻身解放不惜牺牲一切的军队,这样的军队是无所畏惧、战无不胜的。济南战役前,战士们纷纷写决心书、请战书,立下首战用我、有我无敌的誓言,申请到攻城的最前线。战役中,“攻城部队之英勇胜过以往”:73团7连先后3次突击,均因遭敌严密封锁而失利,虽然人员伤亡较大,但仍然请求继续担任突击队,打到最后全连由刚开始的144人到只剩30余人,仍以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突破敌人内城防线。109团百余伤员担心后撤会导致突破口堵塞,坚决不下火线,为了济南的解放,自愿放弃最后一线生的希望,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后续部队铺路,流尽最后一滴血,散发最后一线光。这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魂和血性!
  第三,济南战役精神蕴涵着攻坚克难的英雄气概。
  8天8夜的浴血奋战,我军英勇顽强,从扫清外围到夺取商埠,从攻击外城到突破内城,前进的道路上,攻克一个又一个明碉暗堡,越过无数的鹿砦、雷区,连续作战、攻坚克难,最后攻城拔寨取得了战役的胜利。济南战役,我军之所以能够一举攻克“固若金汤”的济南府,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全体军民发扬了勇于担当、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奋勇攻坚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济南战役政治动员令》第一条要求:坚决执行命令,克服任何可能遇到的困难,不怕伤亡消耗……战役中,承担助攻任务的攻城东兵团勇于担当,主动变“助攻”为“主攻”,以勇猛地攻击突破敌人设置的坚固防线,打乱敌人部署。同样一支部队,一不增人,二不添枪,把“助攻”变“主攻”去打,体现的是勇于担当、敢于突破的精神。攻城战斗中,73团在城东南角实施攻击,7连不等炮火延伸即迅速架梯登城,因城高梯短,敌侧射火力凶猛,首登失利,官兵们冒着城上敌人火力射击和滚滚而落的砖石,手扒城沿,直至攻上城头。部队下城投入巷战,因为没有绳和布,官兵们高呼:“争取下城第一名,率先活捉王耀武当英雄!”争先恐后从四五米高的城墙跳下来,投入战斗。正是战士们这种敢打硬仗、恶仗、大仗的勇气和攻坚克难的英雄气概,使我军所向披靡,无往而不胜。
  第四,济南战役精神蕴涵着军民团结的强大力量。
  革命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济南战役打的是一场艰苦激烈的攻坚战,更是一场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济南战役得到山东地方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援,整个战役中共出动50万支前民工,1.8万辆小车,运送7000万公斤粮食和1.4万副运送伤员的担架支援前线作战。战役中和攻克济南城后,全体指战员严格遵守城市政策纪律和我军《约法七章》,真正做到了陈毅司令员号召的“眼不花,心不想,嘴不馋,手不痒”,对战场上俯身可得的各种物品分毫不取。他们被称为“黎民救星,天底下的好军队”。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鱼水情深是人民军队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所在,是我党我军永远充满生机活力的源泉。
  光荣属于忠勇不屈的先辈,光荣属于历经风雨的城市,光荣属于平凡而伟大的人民。济南战役、济南战役精神,济南、济南人民,已经深深地融为一体,不分彼此。“爱党爱军、依靠人民、英勇顽强、敢于胜利”为主要内容的济南战役精神,早已融入济南人民的血脉之中,成为全市人民攻坚克难、继往开来、成就伟业的强大精神动力和坚固信念支柱。
  力量之源在民众,力量之成靠团结,时代答卷呼唤同心合力、凝心聚力。济南战役的胜利,是战场上军民团结、同心同向浴血奋战的结果,根本上说,是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人民的意志和自觉行动,凝聚成克服一切困难、战胜一切敌人势不可挡的磅礴力量。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向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发出“担当省会使命、发挥省会优势,争当新时代全省走在前列排头兵”的进军号令。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快干实干、雷厉风行已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和坚定意志,“争当济南第一团,争做出彩济南人”已化为社会各界的坚定决心和行动自觉。在新时代,我们面临的新的“济南战役”就是争当全省走在前列的排头兵,是新旧动能转换,是高质量发展,是打造国际医疗康养名城,是建设“大强美富通”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归根结底,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新时代传承和发扬济南战役精神,首要的也是最为核心的就是敢于担当和勇于突破。时代呼唤担当,重任需要突破。前一段时间,济南市委、市政府隆重表彰了一批出彩型好团队好干部,就是敢于担当和勇于突破的典型。他们是新时代的济南战役精神实践者。无论我们身在哪个岗位,都要敢于冲锋陷阵,要以担当勇立潮头,以突破勇立功勋。既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又要有“功成必然有我”的担当。唯有如此,才能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作者刘浩系济南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编辑:姚立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