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29日 星期三

商河完善“综治牵头、部门联动”管理模式

为精神病患者撑起关爱晴空

发布日期:2017-09-28

信息来源:济南日报

  9月27日,全县几千名网格员在日常巡查中随时关注并发现精神病患者,十几个部门联动共同为患者提供各方面救助和保障机制,运用多种疗法为病人提供有效治疗……近年来,商河建立起了完善的精神病患者服务和保障体系,其中由政府出资对“三无”精神病患者进行全托管的做法更是走在了全市前列。一系列扎实的举措,不仅让不少精神病患者重新回归了家庭和社会,更成为创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式的有益探索,推动着全县的稳定与安宁。
  发现 全县3852名网格员随时摸排情况
  商河县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按照上级要求,商河正在开展“排查安全隐患、防范四类风险”专项行动,而这其中就涉及一个群体,即精神病患者。从不少地区的现实情况来看,不少精神病患者由于家庭贫困、家庭成员年老等原因流入社会,也因此变成了肇事肇祸的隐患。目前对于精神病患者的管理,公安、民政、社区等部门的职责究竟何在,国家尚未出台明确规定。
  而对于这类人群的管理,商河一直都在进行极具个性特色的探索。“管理精神病患者,我们和县里已经建立起的基层综治平台进行了充分结合,其中网格化管理模式更是功不可没”,商河县委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宋明杰介绍道。
  据了解,商河在全县建立起了县镇村三级网格,把963个村居分为963个网格,并设立了3852名网格员。根据要求,这些网格员一旦在摸排中发现精神病患者,须立即上报街镇综治中心,由街镇再次上报县综治中心,由专家对病人进行风险评估,分别制定救助、管控措施。
  目前,全县共登记精神障碍患者或有精神病史人员1461人,其中重症人员764人,有肇事肇祸倾向人员114人,现已全部纳入管控。
  管理 综治牵头多部门齐伸援手
  早在2014年,商河县就出台了《贫困智力、精神残疾人医疗康复救助办法》等文件,明确了对精神残疾患者实行救助的条件与措施。县政府每年出资近200万元,在县精神病医院为100名贫困精神残疾人提供每人每年6000元、为期3个月的住院医疗救助,为60名“一户多残”、“关、锁、流浪”、“三无”精神病人提供每人每年1.2万元的住院、托养、康复救助,为200多名贫困精神残疾人提供门诊服药救助。
  同时,县综治办对44名易肇事肇祸人员全部落实监护责任,实行每人每年2400元的“以奖代补”政策。据了解,由政府出资对“三无”精神病患者进行全托管的区县,目前商河是全市唯一 一个,每年县财政救治精神病患者的总体投入已经超过200万元。
  如今,由县政法综治牵头,商河更是建立健全了由卫生、公安、民政、残联等相关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和联动协作机制,在对精神病患者的普查、通报、救助、回访等工作中形成了管理合力,这成为商河加强对精神病患者管理和服务的显著特色。“例如我们县人社局为重度智力、精神残疾人办理当年最高档次居民基本医保及医疗费用报销,县民政局也为符合条件的患者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宋明杰介绍道。
  治疗 “五疗”法让患者逐步回归社会
  走进商河县精神病医院,这里环境整洁、秩序井然。据院长李方山介绍,为了维护良好的管理秩序,县精神病医院采取用餐、发药、午休、熄灯、外出活动“五统一”;在商河县“部门参与”“齐抓共管”等总体要求下,县精神病医院同样和公安、民政、残联等部门建立了联动机制,“近年来公安协助我们出警处置至少有上百起警情”,李方山介绍道。
  规范的治疗是解除精神病患痛苦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据了解,针对病患的不同轻重程度,商河县精神病医院采取了药疗、心理治疗、乐疗、针疗、农疗等“五疗”工作法,“患者刚送来时一般病情较重,以药物治疗为主,配合针灸和心理治疗,之后会带病人外出,让他们参与农事劳动,让他们循序渐进地融入社会。”据了解,多年来,商河县精神病医院累计收治了来自13个省市的病人,去年出院患者次数达到2822次,治愈率达到80%以上,有效率为100%。
  对精神病患者多样化、立体化地管理和服务举措,在商河显现出了成效:一方面,多名病人在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后回归了家庭和社会;另一方面,近年来商河各类案件发案逐年下降,群众满意度和安全感逐年上升。“我们要通过多层次地管理服务精神病患者,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推动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商河县有关负责人这样表示。
编辑:吴晓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