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3-08-05
信息来源:
商河编办按市编办总体要求,从基础工作入手,认真梳理事业单位情况,深入搞好调研,扎实做好补充完善机构编制要素工作,为下一步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是认真梳理,摸清情况。由于历史原因,我县很多事业单位存在机构编制要素不全的情况。为此,在清理规范和机构编制核查的基础上,经对全县400多个事业单位认真梳理、排查,按缺少职责任务、名称不规范、缺少经费类型和建制级别、缺少人员编制数、缺少领导职数、需补充内设机构等六种情况,分别拉出需补充完善机构要素的事业单位名单,做到情况清楚、底数准确。
二是抽调人员,认真搞好调研。抽调精干工作人员,分组对需补充完善要素的事业单位进行调研。通过查阅历史资料、召开座谈会等方式,了解需这些单位的历史沿革和设立依据;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这些单位的实际运行和职能发挥情况,从而为补充完善要素提供第一手的真实资料。
三是科学决策,合理拟定机构编制要素。根据梳理摸底和实地调研了解的情况,由各组按照市里确定的补充完善机构要素的原则,严格政策界限,对公益性明显的事业单位分别拟定出需补充完善的机构编制要素,报主任办公会研究;主任办公会讨论通过后,形成全县事业单位补充完善机构编制要素实施方案,报市编办审批、备案。
由于基础工作扎实、政策把握准确,我县第一批7个事业单位补充完善机构编制要素方案经市编办批准后,已经公布实施;第二批实施方案也已拟定并上报市编办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