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百年峥嵘岁月 档案见证历史 > 脱贫攻坚成就巡礼 > 一线见闻 > 文章列表 >
全国表彰商河扶贫丨399个产业扶贫项目,助力商河190 村脱贫摘帽!
2021-03-02
  商河县利用3.46亿专项扶贫资金,直接撬动7亿行业扶贫资金,间接带动67亿民生投入,在这场扶贫攻坚的“蝴蝶效应”中,产业扶贫显得颇为亮眼。商河县委、县政府在科学分析商河县情的基础上,坚持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注重产业扶贫,突出商河特色,迈开商河路子,以后劲十足的扶贫产业解决长效脱贫难题。
  五年来,商河县大力整合各类资金,实行县级领导帮挂贫困村扶贫产业,积极对接市级帮扶团队开展项目合作,积极争取市内扶贫协作帮扶单位支持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投入专项扶贫资金3.46亿元,实施项目399个,培育壮大设施农业大(拱)棚种植、中药材林果套种、规模化畜牧养殖、大蒜产品储存、乡村旅游、光伏发电、群众性加工业等“七大扶贫产业板块”,积极打造扶贫开发的“精品工程”“示范工程”,多点开花,以点带面,助力商河190 村脱贫摘帽。
  商河把扶贫产业与全县特色产业、特色小镇建设和镇域工农业园区发展相融合。立足镇街资源优势,坚持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游则游,按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发展思路,发展特色产业,统筹推进脱贫主导产业发展规划与村镇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多规合一,引导支持特色农产品规模化发展、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做强做大一批优势农业产业,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推动农村经济整体水平提升与长效脱贫的“双赢”。
  如怀仁镇借助40兆瓦光伏电站项目,以打造整建制光伏小镇为目标,扶持贫困村、贫困户发展光伏发电项目;郑路镇、孙集镇、殷巷镇、张坊镇发挥种植业传统,扶持贫困户发展蔬菜、林果等特色种植业;白桥镇结合自身特色,实施大蒜品种改良及储存项目;许商街道、玉皇庙镇、贾庄镇发挥工业基础较为雄厚的优势,鼓励引导企业设立村级扶贫加工点,吸纳贫困劳动力就地就业,实现快速增收脱贫;沙河镇、韩庙镇、龙桑寺镇尊重群众养殖习惯,扶持贫困户发展肉牛、肉羊、鱼虾等养殖产业。
  目前,商河县光电新能源、温室花卉、大蒜深加工、电商扶贫、留兰香“种研加”等新兴扶贫产业也逐渐形成特色支柱产业。借助产业扶贫,商河县逐步实现了扶贫由“输血”变“造血”,巩固提升了脱贫成果,有效防止了贫困村、贫困户返贫问题,助力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美丽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