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百年峥嵘岁月 档案见证历史 > 脱贫攻坚成就巡礼 > 精准扶贫 > 文章列表 >
打造“带不走的工作队”!五年间济南实施脱贫产业、民生等项目5800余个,回引人才1200余人
2021-05-3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经验。4月7日上午,“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主题系列发布会(第一场)召开,截至2020年底,济南市1006个贫困村已摘帽退出,21.1万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五年间,济南各级组织部门持续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为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提供了有力组织保障。
  我市注重把熟悉“三农”工作的干部充实到脱贫任务较重的县乡班子,市级选派4批、64人到县乡挂职,组织35名优秀干部到武隆、湘西协作扶贫,举办专题培训班61期、3800余人次,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推进脱贫攻坚能力。派强用好第一书记,累计选派3轮、3574名第一书记和1143名工作队队员,到农村一线开展帮扶。先后协调资金近15亿元,实施产业、民生等项目5800余个,为群众解难题1.5万件,帮包村平均增收7.2万元,回引人才1200余人,培养后备力量近6000人,为贫困村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工作队”。多渠道吸引优秀人才到贫困村创新创业,从复旦大学等知名高校选派科技副职89人,分批开展医生、科技工作者等下乡1.2万人次,累计培养农村实用人才12万余人,形成了助推脱贫攻坚的强大动力。
  五年来,各级以选优头雁、建强组织为重点,着力打造脱贫攻坚战斗堡垒。推动带头人个个素质过硬,实施“头雁队伍提升”行动,通过在外能人回引一批、退役军人选任一批、优秀书记跨村任职一批、机关干部下派一批,累计为贫困村调整优化班子成员2279名、选聘“乡村振兴工作专员”632名,每个村都储备了2名后备力量。平阴县刘家庄村党支部书记郭晶,是广西师大毕业的研究生,通过专员招录、书记遴选回村任职,不到几年村里就实现了大变样。确保党组织个个坚强有力,建立党组织评星定级、党员量化积分、干部从严管理等制度,创新“为民服务公开承诺”“主题党日+阳光议事”等载体,累计转化提升软弱涣散贫困村263个,694个贫困村达到四星级以上,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像莱芜区王老村、南部山区黄鹿泉村等贫困村,现在都成了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助推贫困村个个脱贫摘帽,大力推进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乡村振兴党建联合体”等工作,实施村集体“三资”清理行动,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把群众组织起来,把资源整合起来,共同推进强村富民,1006个贫困村全部摘帽。
  我市连续5年把脱贫攻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体系,把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作为县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出台《一线干部专项考核实施办法》,充分发挥“指挥棒”作用。推动比学赶超,强化正向激励,每年评选100名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对表现突出的大力表扬宣传,加大提拔力度。近年来,我市先后有900余名扶贫干部荣获市级以上荣誉表彰,1200余人得到提拔使用,树立了敢担当、善作为、重实绩的鲜明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