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1-11-29
信息来源:
编者按 我市启动集中开展宣传文化队伍组织建设工作以来,平阴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六部委和省、市有关部门关于加强县级和城乡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决策部署,积极探索,创新实践,在全县建立起村居宣传员队伍,担任政策理论宣讲员、新闻报道通讯员和乡风文明宣传员,做服务农村群众的“贴心人”、解读政策的“明白人”、热心干事的“勤快人”、展示形象的“文明人”,破解了村居宣传工作“没人干、没法干、没劲干”的难题。本报今天刊发通讯,全面介绍推广平阴经验。
结束了一天的农活,平阴县孔村镇孔村宣传员王兆荣的工作还没有结束。作为村里的政策理论宣讲员,他每天都要在大喇叭上宣读平阴县委宣传部编印的基层理论宣讲稿,内容包括中央政策解读和就医、入学等村民生产生活中的问题解答。现在村民已经形成了习惯,大喇叭一开,都支起耳朵仔细听听是什么事。像王兆荣这样的宣传员,在平阴县346个村居中共有400人,他们让村居宣传思想工作获得了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为基层宣传思想工作落实“三个一切”要求作出了最具说服力的诠释。
创新思维,突破瓶颈让村居宣传工作“有人干”
做好任何一项工作,人都是最重要、最关键的因素。不在村居这个广阔平台上接好“地气”,破解农村宣传思想工作困局、落实“三个一切”要求就是空话。平阴县委宣传部把建立村居宣传员队伍作为创新思维、实现“有人干事”的破题之作。
今年年初,平阴县委宣传部组织宣传文化系统干部深入全县8个镇街、140个村居,下发调查问卷4200余份,与干部群众面对面交流,对当前村居宣传思想工作有了全面客观的了解。调研发现,村居宣传思想工作普遍存在没人干、不会干和职能弱化、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等问题。这导致上级政策难以方便快捷地传递给基层群众,党的声音在基层衰减、走样,群众听不到真实、权威的解读。另一方面,基层群众对宣传思想工作有着强烈的愿望和需求,用群众的话说就是“农村现在不缺吃不缺喝、缺的是精神生活”,他们的愿望和呼声缺少正常反映的渠道。通过调研,平阴县委宣传部认识到,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好村居宣传思想工作有人干的问题,才能疏通上下、沟通左右,提高深入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
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借鉴其他工作领域的先进经验,平阴县决定建立村居宣传员队伍。为保证队伍建设顺利推进,在召开现场会的基础上,县委宣传部制定了《关于建立村(居)宣传员队伍的实施意见》,明确选拔标准、选拔程序和宣传员的责任、权利,
制定了详细的考核、管理制度。每个村(居)推荐1至3名政治素质高、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强、了解社情民意的群众,经镇(街道)党(工)委审查批准后,上报县委宣传部备案,配发统一的村(居)宣传工作证。
为培养他们做好村居宣传工作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平阴县举办了村居宣传员培训班,就党的基本理论、新闻报道和舆论安全、乡风文明建设等主要工作内容进行集中辅导学习,培训结束后还对讲课内容进行了测试。除集中培训外,各镇、街道都采取多种方法,不断提高宣传员的工作能力。
创新载体,突出特色让村居宣传工作“有法干”
在统一的村居宣传员工作规范和要求的大框架内,平阴县委宣传部鼓励、支持村居宣传员因村制宜、因人制宜、创新特色,以多种多样的工作形式、丰富多彩的平台载体,扎实有效地开展村居宣传工作。
农村大喇叭覆盖面广、灌输性强,是最低廉、最有效的宣传工具。县委宣传部把大喇叭作为村居宣传员重要的工作手段之一,提出了“大喇叭响起来”的宣传口号,统一要求各村居宣传员将理论宣讲稿通过大喇叭向群众宣讲。洪范池镇东池村将大喇叭的麦克风放在电脑音箱前,用这个土办法将村里大喇叭连接到了互联网的“广阔天地”,从远程教育网上的政策法规,到苹果种植新技术、收购信息,再到村民爱听的豫剧、红歌,丰富多彩的内容每天都在播放。
平阴县委宣传部编印了基层理论宣讲稿,每半月一期,免费下发全县各村居。稿子内容涉及中央的最新政策解读,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土地、上学、就业、医疗、养老等问题,以及县农业、水务、国土、民政、教育、卫生等有关部门及时提供的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政策信息等,深受村民欢迎。
在平阴县,各镇、街道都有自发组成的民间文艺团体,很多村居宣传员便是这些团体的带头人、热心人。平阴县委宣传部通过举办才艺大赛、村级文艺员培训班等各种形式,培训、支持有文艺才能的村居宣传员,通过文艺演出开展宣传工作。玫瑰镇大站西村宣传员汝爱臣,拿出自己的3万多元积蓄,发起成立了玫乡剧团,演员将近30人,能演出豫剧、吕剧、黄梅戏、快板、二人转等多种节目,随时根据群众身边的好人好事、新人新事编排小戏,年均演出70多场。这些活动的开展,潜移默化地宣传了党委政府的好政策,营造了良好的村风民风。
在村居宣传员工作职责中,需要他们拿起笔来,写出身边的新闻并上报,这对不少人来说实属不易。平阴县本着要求不太高、鼓励支持为主的思路,要求村居宣传员能用群众的话说群众的事,能写清楚事情就行。实在写不出来的,可以打个电话提供线索,让镇、街道宣传办人员去采写或录像。县属主要新闻媒体《济南日报·新平阴》、《新平阴手机报》等,都开辟专栏刊登村居宣传员提供的信息。各镇、街道工作简报和政府网站也都为村居宣传员开辟专栏,为他们施展才华搭建起广阔的平台。
创新机制,激发活力让村居宣传工作“有劲干”
村居宣传员大多是家里的当家人、村里的热心人,平时大都比较繁忙。平阴县委宣传部通过强化机制建设,激发团队活力,挖掘个人潜能,使他们感到既有责任、有压力、有危机,又有名、有利、有奔头,从而把村居宣传思想工作紧紧抓到手上。
平阴县委宣传部把村居宣传员工作列入对各镇(街道)党(工)委的年度考核,各镇、街道也都制定了考核细则,并将其工作情况列入对村居的全方位目标考核,对村居宣传员工作每月一调度、每月一排名、每月一通报,强化日常督促,完善准入、管理和退出机制,实施“敞口式”动态管理,优胜劣汰。各镇、街道还从经费投入等方面积极创造条件,切实调动、保护、发挥好村居宣传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奖惩方面注重日常激励和年终奖励相结合、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人文关怀和个人进步相结合,县委宣传部每年评选优秀村居宣传员,给予适当的精神和物质奖励,每年进行一次新闻宣传奖的评比表彰。
发现典型、培养典型,充分发挥典型引路的“标杆效应”,是平阴县村居宣传思想工作不断推向更高层次的有力抓手。付庄村宣传员、退休教师亓树同,自费为村民打印了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并撰写了40多页的教案,编排了讲课日程,深入田间地头,用最贴近农村生活的语言和事例传达讲话精神,受到村民的普遍欢迎。
平阴县还通过在县级媒体大力宣传、经常性走访指导、开展多形式多层次交流活动,使优秀村居宣传员发挥出“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辐射带动作用。县委宣传部在每个镇、街道都设立重点联系村,并定期深入各村居看望宣传员,与他们座谈交流,请他们谈困难、说想法,发现他们工作中的特色、亮点,总结、推广好的工作方式和经验,将村居宣传工作不断推向纵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