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29日 星期三

先行区泺口铁路大桥:百年老桥架通“千年一跨”快车道

发布日期:2019-08-21

信息来源:先行区文教体旅办 乐活先行区

  【文物名片】
  泺口黄河铁路大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先行区大桥街道办事处鹊山北黄河之上。1909年初开工,到1912年11月竣工,是当时英德合修的津浦铁路的第一大工程,也是当时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悬臂梁式铁路大桥。工程耗费454万两库银,用钢材8652吨。近百年来,曾历经战火的洗礼。2013年5月,泺口黄河铁路大桥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1月,入选第一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作为济南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承载全市携河北跨百年梦想的主战场,济南先行区坚持交通先行,先后启动济泺路穿黄隧道、齐鲁大桥、凤凰大桥等跨河通道建设,“三桥一隧”的建成将使济南从原有的九桥过河通道布局,迈向“十二桥一隧”过河通道布局,而这十二桥中,就有坐落在先行区内的百年老桥—泺口黄河铁路大桥。
  01
  它记录了一场时光倒流的梦
  1912年,11月,济南,微寒。
  车站外的人裹了裹崭新的军大衣,车站里的司炉擦了擦额角的汗珠,伴随着铁轨上白雾和轰鸣,泺口黄河铁路大桥建成通车。从这一刻起,济南人过黄河,不再仅靠船只摆渡,沉寂的黄河上开始腾起了烟火气,津(天津)浦(浦口)间的车马邮也快了起来。
  时间退回到1898年的9月,为争夺在华主权,英、德资本集团在伦敦举行会议,擅自决定承建津镇铁路(天津至镇江)。清政府屈服于帝国主义的压力,于1899年5月签定了借款草合同。1908年1月13日正式签定借款合同,并将津镇铁路改为津浦铁路(天津至浦口)。
  津浦铁路全长1009公里,分为南北两段:北段自京奉铁路天津总站以南两路接轨处起至山东韩庄,长626公里,由德国工程师主持设计施工;南段自韩庄至浦口,长383公里,由英国工程师负责设计施工。
  1908年6月30日,津浦铁路北段举行了开工典礼,正式开始修建。南段于第二年的1月2日举行开工典礼。在修建过程中,困难最大的工程便是济南黄河铁路大桥。为了选择桥址,从1901年起,德国人就在济南附近黄河上下游90公里范围内,进行了历时3年的勘测、比选,最终认为在泺口镇建桥较为适宜,并提出了河段工程说明及建造图式。
  1908年8月12日,德国孟阿恩桥梁公司与津浦铁路北段总局正式签订了建造黄河桥合同。即将开工之际,山东省道员丁达意考虑到建桥后桥墩阻水,易引起河防险患,要求德国孟阿恩桥梁公司加大桥孔跨度、减少桥墩,双方经多次磋商均无结果。得知此事,正在修建京张铁路的詹天佑来济协商,后经5次修改,于1909年下半年最终确定建设方案。
  1912年11月29日,泺口黄河铁路桥竣工通车。整座铁路桥造价为1165.8万德国马克,折合当时库平银454.56万两。桥长1255.20米,11座桥墩12孔,梁下留有充分的通航空间,一般水势时水面距桥下桁梁10米,较大水势时为7米,桥上铺设单线线路,留有铺设双线的余地,载重为E-35级,按七级地震烈度设防。
  从1912年11月29日交付使用,到新中国成立前,泺口黄河铁路大桥一直是亚洲跨度最大的铁路桥。时至今日,大桥是唯一一座在黄河上仍承担铁路运输任务的百年老桥。2013年5月,国务院公布泺口黄河铁路大桥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1月,入选第一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02
  它收藏了不同的人生故事
  那辆冒着白雾,
  从天津站驶来的绿皮火车,
  日复一日的穿梭于黄河之上,
  在它的周围,
  高楼起华灯上,
  重复的速度里,
  发生着不重复的故事,
  而与它有关的那些人,
  最终构成了它的传奇。
  1908年,山东省道员丁达意对德国孟阿恩桥梁公司的大桥建设方案提出疑议。12月30日,邮传部派顾问、中国铁路工程专家、(北)京张(家口)铁路局会办兼总工程师詹天佑等来济南协调。到济后,詹天佑经过实地勘察,详细了解历年水文变化情况,并考虑到当时的经济能力,提出了两方都能接受的“减少桥墩、扩大桥孔、加固堤身”的方案。之后,又修改桥式达5次之多。1909年下半年最终确定了建设方案。
  1912年,在泺口黄河铁路大桥即将建成前,孙中山前来建设现场进行了实地的勘察。
  1958年,黄河出现了百年不遇的大洪峰。郑州黄河铁路桥的一个桥墩被冲毁,周恩来得知后,立即赶到郑州视察,直到午夜,他才离开。回到住地,周总理又听说济南泺口黄河铁路大桥也出现了险情,总理不顾劳累,于8月6日上午又飞抵济南视察,并嘱咐铁路局的同志“你们要千方百计把大桥保住!”。经加护施工,大桥于洪水中安然。
  1967年5月31日晚,狂风大作,突降暴雨,堆在铁路大桥桥头的原木被大风吹落在道轨上。守桥部队官兵紧急出动,进行清理。战士王士栋在奋力将最后一根原木掀出道轨后,一列客车疾驰而过,车轮卷走了他的身躯。列车、大桥和旅客的生命保住了,王士栋却光荣牺牲,年仅21岁。
  03
  它承载了千百磨难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曾说,人的生命力,是在痛苦的煎熬中强大起来的,对一座百年老桥而言,苦难的意义是见证历史与坚守。
  1928年,南京政府国民革命军北上攻打奉系军阀张作霖。5月,据守山东的奉系军阀张宗昌溃逃时,炸坏大桥,第8号墩顶部被炸去约3.8米,第8孔梁及第9孔的端横梁坠落在桥墩上。后由津浦铁路管理局发包给南京裕庆公司修复,1929年4月先行通车,7月全部完工,共投资2.01万元。国民党军阀中原大战爆发后,1930年端午节前后,蒋介石部与阎锡山、冯玉祥部隔河炮战,击伤钢梁多处。1931年,由津浦铁路管理局大修加固,共耗资2.67万元。
  1930年端午节前后,国民党军阀爆发中原大战。蒋介石的部队与冯玉祥、阎锡山的联军曾隔着黄河进行炮战,炮弹击伤钢梁多处,对大桥造成危害。1931年,津浦铁路管理局又耗资2.67万元,对此进行了大修加固,总算使大桥又完好如初。
  1937年11月,日本侵略军南犯济南,山东省政府主席、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韩复榘率部溃退时,组织铁路工程队将大桥炸毁。第9、10号桥墩水面以上全部被炸飞,3孔悬臂梁断裂坠入河中,第3、4、5、6、7、8各孔钢梁均一端坠地,钢梁杆件被炸伤87处之多。日军占领济南后,于1938年1月由日本黄河桥工程事务所施工,7月修复通车。共投资376万元,用钢材4000余吨。因悬臂梁损坏严重,更换为日本铁道部大臣官房研究所设计、日本汽车制造株式会社制造的新梁。架梁时出于军事需要,未待铆合,即强行通车,致使第10孔孔梁下挠240毫米,给大桥留下隐患。
  1949年2月,国民党军队派飞机轰炸泺口黄河特大桥,炸伤悬臂梁,当时进行了焊修。1959年又进行大修加固。
  在1987年大兴安岭火灾的背景下,全国上下掀起排查安全隐患的活动,水利、黄河河务部门认为大桥使用了77年,超出保险期27年,一旦发生洪灾就可能倾覆,影响大堤两岸安全。于是,仅是从防洪安全的角度考虑,山东省向国务院发出请求拆桥的报告。国务院回复同意,要求1989年6月底前拆完。
  但曾兆来和原济南铁路局基建处高工楼方均及多位专家强烈反对,觉得有必要把桥保下来。随后楼方均利用民主党派身份可以直通中央的权利写信给九三学社中央,要求尽快向国务院领导转达专家建议。11月18日时任省长赵志浩过问、同意后,省计委委托山东铁道学会召开专家论证会。
  1991年9月的论证会上专家们得出结论:这座铁路桥再用25年没问题。为了慎重起见,赵志浩决定集体决策,所有副省长全部签字。出差在外的,也等着回来一个不漏地签上字,正式报到国务院。到了10月,国家计委专门研究山东省请求保留泺口老桥的报告。铁道部立项研究,专门论证钢梁的疲劳和剩余寿命问题。一个多月后,铁道部论证会得出结论:可继续使用大桥,至少30年没问题。后经国务院批准,于1998年抬高加固,配套新建济邯线继续使用。
  04
  它看遍了城市生活的一百种模样
  107年来,日升月落,城市变得热闹,变得好看,从冬天驶来的列车,从油菜花开满的天幕慢慢钻出,它与旧物告别,与境遇和解,记录着城市生活的千百模样,见证着时代变迁的跌宕与起伏,蜜瓜味的汽水儿,香草味的甜筒,还有红烧牛肉与老坛酸菜的热气儿,最后,它有了自己的故事,有了自己的味道,也有了自己的模样。
 
  — THE END —

编辑:姚立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