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29日 星期三

把“最大”民生做到“最细”

章丘区人社局创新就业举措显实效

发布日期:2017-12-19

信息来源:济南日报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今年以来,伴随着章丘撤市设区这一历史新纪元的开启,“四大提升工程”如火如荼,拆违拆临、棚改旧改成绩非凡,新旧动能转换步伐加快。“章丘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期,我们作为保障就业创业的民生部门,必须创新举措、与时俱进,才能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成为助推社会健康快速发展的‘稳定器’。”章丘区人社局局长李钢表示。
  ○●一组组数据
  折射出就业工作新成绩
  新增城镇就业710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115人,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目标的125%和11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举办专场专项招聘服务活动39场,8000余人次与用人单位达成了就业协议;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760万元,同比增长57%,扶持481人走上创业之路,带动就业2800多人;发放个体工商户及小微企业创业补贴共计395.4万元……这一串串数字、一组组数据正是章丘区人社局践行和落实党的十九大“就业是最大民生”的最好注脚。
  ○●一项项举措
  探索出创业就业新路径
  郭帅,章丘枣园人,2016年以前一直在东风煤矿工作,去年章丘区委、区政府对境内煤炭企业进行了全面关停后,郭帅参加了章丘区人社局免费组织的保健按摩技能培训,并在接受创业指导后开办了一家推拿按摩店。他告诉记者,目前他月收入达8000多元,比在矿上的工资还要高,“多亏了就业创业培训,让我找到了生活的支点”。今年,章丘区人社局创新工作思路,探索实行“技能培训+”计划,一方面把企业招聘放到培训班现场,实现用工求职“零距离”,提高就业成功率;另一方面,对有创业意愿的培训学员组织开展创业指导培训,提高创业成功率。
  俗话说:创业难,守业更难。章丘区人社局坚持“扶上马送一程”的服务理念,指导成立了50家各行业企业参加的章丘区创业者联盟,为广大创业者特别是初创人员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实现创业资源共享。创业者联盟成员、济南荷小妹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韩莹莹介绍说:“加入创业者联盟后,在先行创业者和创业导师的指导下,我们公司开拓了经营思路,提高了商标意识,我们现在的蒲公英综合开发和利用已经由以前的纯销售模式转变成了包括种植、包装、销售的全产业链模式,公司前景更加广阔。”创业联盟还组织开展了创业精神体验、章丘创业菁英泸溪行创业扶贫、论创之道创业论坛、品创之味创业成果展等活动,为创业者提供更好的创业指导和服务。
  同时,该局充分发挥创业学院、创业孵化基地、创业担保贷款、创业补贴、创业创新大赛等对创业的引领推动作用,在全区逐步构建起“创业意识引领-创业意识培训-创业孵化-创业扶持-创业竞赛”模式,带动全区人民积极创业,实现就业。截至目前,共开展创业宣传活动20余次,开展创业培训班13期,培训人员818人,在全区掀起了一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
  ○●一桩桩实事
  彰显出就业服务新作为
  在章丘转型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整治关停落后产能造成人员失业求职与招商引进企业招工难、留工难形成了鲜明对比。“就业不仅是个人的大事,也是社会的大事。在促进就业方面,我们就是要当好‘红娘’,整合培训、就业资源,搭建起供需双方互惠互利的彩虹桥,使就业服务工作落到实处、做到细处。”章丘劳动就业服务中心负责人说。
  坚持把信息化作为就业促进的有效手段。为进一步畅通就业信息渠道,该局依托公共就业综合服务网络,建立企业HR微信交流群,采用传统招聘与线上招聘相结合的方式,同步实时发送单位用工信息和个人求职登记信息,做到双向选择、精准选岗,真正实现了“短平快”招工。
  坚持把精准招聘作为充分就业的重要渠道。今年,该局针对拆违拆临、棚改旧改、整治“散乱污”企业、化解过剩产能等工作过程中出现的下岗失业人员这一新形势、新需求、新期待,建立了四类人群精准识别、台账管理、平台对接、跟踪回访等多项机制,根据失业人员年龄结构、素质能力、就业需求,在全区企业挑选岗位开展专场专项招聘会7场,500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2.6万余个,6000人次与用人单位达成了就业协议。目前,全区个人求职登记5792人,成功推荐2735人就业,公共就业服务取得明显成效。他们还积极组织企业赴济钢参加转产下岗职工专场招聘会,共引进各类人才142人,有效满足了企业对各类人才和技工的需求。
  “招不到合适的技术工人,一定会制约企业发展。”济南第一机床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丁新迎说,“章丘区人社局多次为我们组织专场招聘会,更为我们找到了有用的人才,有些人还成了厂里的技术骨干”。
  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要位置。该局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须臾不放松。以就业促进、创业引领、基层成长为着力点,不断完善扶持政策,分类施策,精准服务,畅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把最大的数量压力转变为最好的人才机遇。举办了201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洽谈会,现场120余家招聘单位提供了3000多个岗位,涉及机械制造、化工、机电、物流、食品、销售等多个行业,现场达成用工意向700余人。贴近企业需求,大力开展校园招聘,先后组织参加了东北“五校联合招聘会”、生物医药专业招聘会、济南大学双选会、山东大学人才专场对接等活动,搭建了企业与高校毕业生“直联互通”的供需平台,共引进各类人才129人。同时,组织开展人才落户工作,设立了人才集体户,帮助符合政策规定的高校毕业生和引进人才解决户口问题,目前已受理落户申请16人,人才助推企业发展的成效越来越明显。
  坚持把就业扶贫作为保障基本的民生底线。对全区162个贫困村的18755名贫困人口进行摸底调查,建立了贫困村劳动力资源及转移就业信息数据库,实行就业帮扶工作台账制度,强化动态管理,为科学开展农村贫困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建立跟踪服务机制,对登记认定的困难群众就业创业情况进行定期走访、回访,共组织回访困难家庭600余户,调整优化技能培训项目5项。厂房式“扶贫车间”开在了驻镇、驻村企业厂房或闲置房屋,积极组织劳动密集型龙头企业创办加工车间,目前已带动8个村集体年均增收5万元,74名贫困群众实现了就近就业;切实加强居家式“扶贫车间”建设,以无法转移、无法就业、无固定收入的“三无”贫困户为重点,在闲置的农家庭院、民居民宅设置分散加工式的居家式“扶贫车间”,真正让贫困劳动力实现了就业、顾家“两不误”;合作式“扶贫车间”让贫困村和贫困户以土地、扶贫资金等方式入股,签订三方协议,确保贫困人口有稳定收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山东欧耶智杰包装、薯鑫生态农业等13家公司通过吸纳农村贫困人员、设立扶贫车间等形式,安置贫困人口119人,每年人均增收达1万余元。
编辑:吴晓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