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1-10-12
信息来源:
京沪高铁从济南呼啸而过,高铁车站就位于槐荫区。槐荫区借高铁建设及通车的契机,提出了“五年大变样”的宏伟蓝图。
面对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新城建设,槐荫区委老干部局开展了“情满老干部”服务品牌创建活动,并把今年作为“老干部工作提升年”,以此推动老干部工作全面提速增效。
槐荫区有离休干部485人,平均年龄已经达到82岁,其中年龄最大的93岁,已整体进入“双高期”。老干部局要求工作人员牢固树立“老干部的需求是我工作的第一信号,老干部的满意是我工作的唯一标准”的理念,进而提炼出了“感动服务,用心做事”的槐荫老干部工作者精神,推崇个性化、情感化服务,从细节入手,不仅要满足老干部的一般需求,而且要满足老干部的个性需求;不仅要满足老干部的物质需求,更要满足老干部的心理需求。
理念决定高度。随着亲情服务理念的确立和发展,槐荫区委老干部局在围绕亲情服务构建各项机制方面不断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积极构建以“一库一圈一中心”为基础的网格化服务机制,积极打造社区“十分钟生活服务圈”。全面加强老干部活动中心建设,先后投资100余万元,为区老干部活动中心增加了各种活动器械,各街道也分别建成了老干部活动中心(室)。不断完善以家庭为核心、单位尽责、社区服务、老干部局协调“四位一体”的亲情化服务体系,各街道社区均明确了分管领导和专兼职工作人员,建立了街道老干部亲情服务中心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向独居、空巢和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干部发放服务联系卡,做到服务人员、服务内容、服务时间、服务方法“四落实”。比如,省机械施工公司的吴宗汉、于乐昌两位老同志都是抗战时期参加革命的老干部,因病瘫痪在床,生活长期不能自理,公司经研究,让其子女带薪在家照顾老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每周慰问关怀,使老人晚年生活幸福、精神愉快。
细节决定成败。在工作理念提升、亲情化服务推进的过程中,槐荫区委老干部局始终不忘加强自身建设,着眼细节,使老干部工作人员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在槐荫区老干部局,每个工作人员都有一本与老干部联系登记本,上面记有每次与老干部的接触时间,如老干部来访,或者工作人员到老干部家中走访慰问。他们坚持每周五下午局机关集中学习和每月10日全区工作人员集中学习制度。局机关工作人员每人发放了政治理论学习本,由副处级以上领导每月两次轮流授课,分别讲解党的政策、公文写作、业务知识等多方面内容。
在工作过程中,老干部局发现老干部非常关心区里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希望了解各部门的工作动态。于是老干部局积极争取区委主要领导同志的支持,在其他各部门的简报、公文都被削减的情况下,于今年5月创办了《槐荫老干部工作简报》。该简报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向老干部通报全区经济建设、社会事务取得的大好成绩,宣传上级会议精神、领导讲话、经验交流等。每期简报印出后,都及时发到各单位及区级老领导手中。
“情满老干部”活动的开展,调动了全局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区委书记杨峰也为此专门作出批示:区委老干部局组织开展“老干部工作提升年”活动非常好,各级各部门要以此为契机、为载体、为抓手,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思路、提高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水平,带着深厚感情千方百计为老领导、老干部服好务,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