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3-04-15
信息来源:
对于爱好书法的商河读者来说,冯令彬并不是个陌生的名字,他以书法见长,时常参加各大展览,亦荣获了很多大奖项,在商河的知名度很高。最近,他又获奖了!在由中国书画报主办的首届"华夏之星·中国书画人才海选"大奖赛上,冯令彬以其楷书作品《书法赋》荣获了杰出奖,并在庄严神圣的人民大会堂里接受了颁奖礼。这次大奖赛赛程严、水平高,齐聚了众多艺术家和书画参赛者,获奖意义自然不同凡响。这次获奖对于冯令彬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呢?他个人对于艺术和人生又有着怎样的理解呢?相信很多人对此都很感兴趣,最近,笔者就专访了冯令彬,听他讲述自己的艺术人生。
艺术的魅力,不仅体现于艺术的个性和风格,更体现于从艺术中所折射出来的人格魅力和人文情怀。许多书画作品,美则美矣,就是因为缺乏鲜明的艺术追求而流于肤浅,很难打动人的心灵。冯令彬的作品则不同,在笔者看来,他的作品能于精妙的技巧之外,折射出温馨的人文关怀,彰显鲜明的冯氏特点。
冯令彬习书先由行书入手,后又转学欧楷,再而移师汉隶、魏碑。其行草、隶书和楷书都很有特点。行草潇洒大方,隶书厚重敦实,楷书端庄典雅。冯令彬非常善于研究,他认为书法是一件既传统又具有创新性的艺术,习学书法,首先要认真研究临摹古人的字帖,只有继承了传统,才能有所创新、有所成就。古语有云,师古而不泥古。冯令彬提倡碑帖结合、书体结合,讲求理论性的创新,他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把隶书和简书(简为古代书写工具,竹片称简,木片称札,统称为简)有机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独特的书写形式,这种字体既有隶书的厚重感觉,又有简书的率意特点,总体风格浪漫天真,很有意趣。在习书之余,冯令彬对于绘画也相当专长,其绘画作品以写意画见长,内容丰富多彩,既见高山大川,又闻小桥流水,既有高贵牡丹,又有家常百物,令人不禁赞其观察之细致、涉猎之广泛。
近年来,冯令彬经常参加省内外的比赛,并获得了很多大奖项。他的书画作品曾入展省现代刻字艺术展,入展国家文化部书画作品展并被国家历史博物馆收藏。早在2002年,他的书画作品就在由中国书画报社和天津嘉翰画院主办的全国中老年书画作品大展中荣获金奖,其他的省市级荣誉更是不计其数。2008年,冯令彬结集出版了个人书画作品集。2011年国庆节期间,冯令彬在我县举办了首次个人书画展,并于书画展上集中展出了个人最为得意的一百二十幅书画作品,集中展现了他在书画这片天地中所创下的骄人成绩。如今,首届"华夏之星·中国书画人才海选"杰出奖的获得更是使他的作品在全国范围内获得了业内人士的高水准评价,这预示着冯令彬在书画道路上的行走更为扎实稳健。
尽管取得了一系列骄人的成绩,冯令彬却没有骄傲。冯令彬说,他所做的这一切,就是想借着这些平台好好为家乡做点事情,宣传鼓乡,鼓舞商河。"商河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商河鼓子秧歌,有全国储量最大的温泉——商河温泉,有最为热情和勤劳的人民群众,这些东西都值得让我们好好宣传,尽管我的古文功底并不好,书画水平也不是最高,但我愿意尽自己所能把商河这些美好的事物呈献给商河之外的人们,让他们看到我们的变化和我们的努力。"
兴趣是推动人进步的强大动力,而兴趣发展到一定程度,亦可以影响人的行为和社会的发展,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冯令彬就用其实际行动很好诠释了兴趣爱好并不一定仅仅是种娱乐,它可以有更加积极的作用。
2007年,韩庙乡规划建设二十四孝石刻园,很大一部分文字都是由我县知名书法家所题写的,其中主碑上的《孝经》和母贤亭等文字都由冯令彬所撰写,特别是《孝经》全文2300多字,整篇皆是行楷,章法工整,布局合理,而这都是冯令彬在三伏天气里汗流浃背历经整整九天才创作完成的,"创作时的确很辛苦,但是为了得到满意的作品感觉一切都值得。"
每当有展览要参加时,冯令彬都会用心选择参展内容,书写关于鼓乡人民的诗词,鼓子秧歌、商河温泉和各类风景都在他那细腻的笔触之下变得生动而有趣,让世人看到了一个日新月异的新商河形象。他积极参加商河新八景的评选活动,为商河新八景从景观入选和名目确立献言献策。
在多年的习书生涯中,使冯令彬感到自豪的共有两件事:一是上面提到的,他用手中之笔为宣传商河、鼓舞商河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另外一件事情,则是他结交了一批圈中好友,教出了几个得意的徒弟,冯令彬用其个人魅力征服了他们,为商河书画艺术的传承尽到了自己的一份责任。
"艺术的传承之路是个系统工程,容不得半点马虎和虚伪,我所做的就是尽自己的所能影响身边的人,使艺术在正途上得以健康顺利的传承下去。我想,这不但是我的一份责任,更是每一个追求艺术之人所应尽的责任。"
为活跃商河艺术活动,冯令彬可谓不遗余力。他经常与圈内好友交流书法心得,相互品鉴,相互学习;有时间,就认真教导自己的弟子,"学书先学做人"是冯令彬一贯的教育指导思想。在冯令彬众多弟子当中,王涛和张树青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俩手好用,悟性高,最关键的是肯脚踏实地,如今已成长为我县书法界的中坚力量。"冯令彬说起自己的弟子,非常欣慰。
对于商河书画艺术的发展,冯令彬也有自己的看法。他希望可以多举办一些有关书法研讨会和讲座之类的活动,书画届要想有大的发展和提高,离不开"请进来"和"走出去"这样的形式,只有让广大书画爱好者经常沐浴在和谐浓厚的艺术氛围里,他们才能有所提高和进步。说到这里,冯令彬向笔者透露了一个好消息,他打算在今年把书画研讨班组织起来,借助老干部局书画活动室这一有力活动场所,团结一批热爱艺术的人们,定期召开研讨班,探讨书法,交流绘画,用知识交换知识,以体会增强体会,相信会有意想不到不错的效果。此外,今年上半年,冯令彬还将联合在德州、济南等地的商河同乡,以举办书画展的形式,交流文化,传播思想,扩大商河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商河增光添彩。
纵情翰墨间,心系鼓乡情。冯令彬就是这样的一位老同志,艺术追求值得尊敬,鼓乡情怀令人钦佩。一间斗室,一幅笔墨,冯令彬用其手中之笔于斗室间挥洒热情,在笔墨里书写出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