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29日 星期三

央视《直播黄河》水陆空多维视角关注济南

发布日期:2020-10-02

信息来源:济南日报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黄河,经过5464公里的漫长征途,最终汇入蔚蓝浩瀚的渤海湾。
  这条大河一路绕高山、穿峡谷、走戈壁、越平原、汇溪涧、纳百川,以雷霆万钧的气势、兼收并蓄的胸怀、慈养万物的挚爱,哺育了中华民族,开启了中华文明,见证了中华崛起,铸就了中华精神,成为中华文化深邃的象征。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要求郑州、西安、济南等黄河流域中心城市和中原等城市群加快建设。将济南定位为黄河流域中心城市,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新济南的战略定位,这一战略站位真正把济南托举到国家大局、区域布局、生态全局的结合点上,为济南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契机。
  穿越千山,奔涌向前,黄河在山东入海……今年9月29日和30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频道大型直播节目《直播黄河》,连续两天以《九曲黄河水润齐鲁》为题持续关注山东发展。其中,济南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践行、高水平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生动实践,通过水、陆、空多种视角向全国人民进行了展示呈现,擘画出这座千年古城由“大明湖时代”迈向“黄河时代”的壮阔画卷。
  水与城交融 万里黄河与千年古城命运交织
  《直播黄河》节目的飞机从大明湖开始向北飞向黄河,镜头从空中俯瞰济南拥河发展的美丽画卷,趵突泉、大明湖、小清河等济南元素一一呈现。
  “泺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白玉壶。”《直播黄河》节目的飞机飞临济南市中心,来到了趵突泉上空。云雾润蒸,冰雪濯尘,这清澈澄莹的泉水在这里已经欢歌雀跃了上千年,“天下第一泉”的美誉名不虚传。
  趵突泉,水分三股、跳跃奔突、喷涌不息,是泉城济南的标志和象征,在清洁幽静,古朴典雅的泉水文化浸润中,游客可以在这里观泉、赏鱼。以往,趵突泉每一次水位下降,都会牵动每一个济南市民的心。现在,通过调黄河水节水保泉,趵突泉已连续喷涌17年,打破了连续喷涌的最长时间纪录。
  持续喷涌的不仅是跳珠溅玉的趵突泉,更是全城1000多处风姿绰约的天然泉水,而这也是“泉城”之名的由来。一直以来,济南市不断推动“引黄保泉”供水重点工程实施,将黄河水引入城市供水管网,供全市生产、生活用,彻底改变了济南一直主要靠地下水供水的历史。
  日夜喷涌的趵突泉水流到了大明湖。大明湖是国内唯一由泉水汇聚而成的湖泊,宛如一块翡翠镶嵌在城市中央。烟柳画桥、莲溆渔樵,赋予了济南最为灵动的意蕴。
  济南之可贵,在于“山泉湖河城”相依相生、相互交融。这个“河”就是与黄河平行的小清河。历史上,小清河曾是运输海盐的黄金水道,至今它已经润泽了济南900年。党的十八大以来,小清河治理力度加大,昔日风貌再现,预计2022年完成全线通航目标,这将极大促进海河联运发展。届时,从济南乘船出海不再是梦。
  今天的黄河,已经是济南的“母亲河”。济南每年引黄河水接近7亿立方米,每天约191万立方米,每天约有一个半大明湖体量的水从黄河供给到市区,居民生活用水的80%来自黄河。
  生态保护为先 书写“绿水青山”的济南画卷
  北出济南,拥抱黄河,济南坚持生态先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透过《直播黄河》的高空俯视镜头,在黄河河道上空可以看到整个堤坝上树木郁郁葱葱。目前171公里的济南黄河段两岸栽种林木近500万株,一个黄河风貌带初具规模。
  近年来,黄河岸边的网红银杏林成为吸引四面八方游客的打卡地。这是黄河流域面积最大的人工银杏林,占地1000多亩,约有30多万株。用不了多久,银杏树披上金黄色,这道靓丽而独特的风景线就会出现在人们面前。
  在不同的堤段,景色也会不同。高大的柳树与低矮的红叶李交相辉映,笔直的法桐迎风站立、枝叶相连,仿佛置身于绿色的海洋,真是“一段一景、景景动人”。
  能通过《直播黄河》镜头看到这幅令人如痴如醉的美景图,得益于党的十八大以来黄河河务部门对堤防的绿化美化。黄河大堤两岸种植各类苗木13.27万亩,沿线1000多公里堤防绿化率达到90%以上,实现了适地适树、植满植严,在加强工程管理的同时,打造了集堤肩行道林、临河防浪林、淤背区生态林以及堤坡草坪为一体的生态防护体系。特别是过去一年来,随着黄河生态风貌带建设步伐加快,100多万株新植树木为黄河两岸再添新绿,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合理搭配,生态绿化提档升级。
  山川秀美,关键在水。自1999年实施黄河水量统一调度以来,山东黄河已经连续21年没有断流,近10年来平均每年引黄供水约70亿立方米。同时,实施的引黄保泉、引黄济青、引黄济淀、胶东调水等工程,也助力着城市水生态建设。时至今日,调度目标已经从最初水文意义上的不断流提升到功能性不断流,黄河水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不断推动着山东沿黄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真正实现了治河惠民、兴水为民。
  在济南,黄河滋养了一处“世外桃源”——济西国家湿地公园。
  《直播黄河》镜头下的济西湿地,郁郁葱葱、水系连接、飞鸟嬉戏、生机盎然。这个11.3平方公里的山东最大城市湿地也被称为“山东最美湿地”。因为紧邻黄河,河水侧渗将这里变成一片荒郊滩涂。这几年,随着生态的持续改善,这里从荒野变成了动植物的天堂。860多种植物、140多种鸟类和20多种鱼类在这里自由生长,让这里呈现出湿地原生态、氧吧大自然、熏风扑面莺啼序的俊美景观。近年来,济南市还通过调蓄、沉沙、净化等措施提升黄河水质,并借助南水北调工程,让黄河水与长江水在这里实现相聚,有效补给了济南的泉水。
  生息于黄河臂弯 古城从“北跨”迈向“北起”
  从150多年前黄河改道入海开始,济南就在黄河臂弯里生息发展。
  铺开济南地图可以看到,黄河用183公里的身躯划过济南的腹地,济南主城在黄河南岸,平阴、长清、天桥等7个县区相当一部分在黄河北岸,黄河从济南穿城而过。
  由于河道逐年淤积,河床普遍高于两岸地面4~6米,部分地方甚至高出12米,济南的黄河是典型的“地上河”。这里的泺口古渡源于汉代,曾是跨越黄河北出济南的门户,也是黄河下游贯连东西河道及南北陆路的最大水陆码头。
  《直播黄河》的镜头对准了百里黄河风景区的主景区。景区依托泺口险工而建,近期刚刚对险工面貌进行了改造提升,焕然一新的工程景观、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更加相得益彰,成为沿黄市民亲水休闲的好去处。
  在这一河段上,历经百年风雨的泺口黄河铁路大桥依旧雄伟,曾远近闻名的泺口古渡早已不见了踪影。如今,泺口浮桥接过了重任,目送着川流不息的车辆,远处的鹊山、华山与母亲河相依相偎,近处河滩湿地的水鸟在河面上翩翩起舞,增添着无限生机,再加上两岸绿树苍翠茂盛,险工控导点缀其间,一幅辽阔壮美的大河图景展现在眼前。像这样集工程景观、历史文化、人文苑点为一体的国家水利风景区,在黄河山东段一共有9处,它们就像一簇簇璀璨的珍珠玛瑙,散落在大河上下,装扮着母亲河的四季。
  黄河铁路大桥上每天仍有29列旅客列车在桥上奔驰,是目前唯一一座在黄河上仍承担铁路运输任务的百年老桥。从建成起,它就结束了以黄河为界分南北两段通车的局面,更成为北达京津、南至沪宁的重要交通枢纽。
  从《直播黄河》的空中视角看去,整个济南沿河而建,东西向主干道经十路有100多公里长,而城市南北方向的宏图并未展开。对黄河寄予厚望的济南人,如今要把黄河变为城中河。跨越黄河,高标准谋划未来发展,就要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
  今天,1000万济南儿女正在将这个心愿变成现实。携河“北跨”、加速“北起”,是济南近年来最大的梦想与蓝图,也是济南不断开拓进取的必然壮举。跨过黄河,首先要解决交通问题。目前,济南已形成11处跨河通道,在建和近期拟建过黄河通道有9条。“十四五”时期期内,市区过黄河桥隧通道数量将实现翻番目标,主城区范围内总通道数达到18个,平均间距3公里,黄河将成为济南真正的城中河。
  今年,济南将启动“三隧一桥”建设,国道308也酝酿跨越黄河。正在建设中的则有齐鲁黄河大桥、凤凰路黄河大桥、济南黄河隧道工程,这些都是济南迈向“黄河时代”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要想富,先修路”,在这里找到了腾笼换鸟的最新注解。
  随着跨黄通道的陆续投用、南北两岸空间联系的深化紧密,黄河在济南经济社会发展、生态体系构建、城市空间布局、发展战略规划中的中心地位将真正确立起来。
  “黄河战略”实施 济南迎高质量发展加速期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多次强调“抓住了科技创新就抓住了牵动我国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根本出路就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山东发挥沿黄城市及城市群载体功能,完善产业创新体系,培育良好产业生态,提高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打造引领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主引擎。
  跨越黄河再往北飞,《直播黄河》来到了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
  2018年1月,国务院批复《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支持济南高水平规划建设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济南发展又迎来了新的重大战略机遇。
  济南将立足黄河流域中心城市定位,着力提升城市能级,提高经济和人口的承载能力,加快形成“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城市发展新格局。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郑州、西安、济南等黄河流域中心城市和中原等城市群提出“加快建设”的要求。对济南而言,这个“加快建设”的着眼点就是在提升城市能级上,拉开城市发展框架,提高省会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着力点就是抢抓“黄河战略”重大契机,加快推动携河发展,加快跨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行政、教育、医疗等资源向黄河北岸布局,引导人口和高端产业在黄河北岸加快集聚,构建黄河穿城而过、城市依河而兴的协调发展局面。
  当前,济南正咬定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目标不动摇,加快打造科创济南、智造济南、文化济南、生态济南、康养济南,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强力推进中央商务区、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等重点片区建设,加速聚集高端创新资源,加快建设山东产研院、山东高研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着力提升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发展能级,努力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趟出路子、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当好引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示范。
  在央视《直播黄河》节目中,镜头关注了黄河品牌重塑、量子技术研究院等济南把握高端前沿机遇、趁势而上加快发展的亮点。
  1960年4月15日,中国重汽试制成功我国第一辆“黄河”牌JN150型8吨载重汽车,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重型汽车的历史。如今,重塑黄河品牌,中国重汽融合国际国内先进技术,推出新一代黄河汽车产品,将黄河汽车文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联系,打造高端民族自主品牌。核心内容是柴油发动机动能转换已世界领先,“奔腾向前、自强不息”的黄河精神的传承者、践行者。
  量子技术研究院重点布局量子信息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发展,面向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测量领域的产业集聚区。中科核技术研究院以核成像技术为基础,以核安全监测、分子影像和精密检测为重点方向,解决公共安全、高端制造、医疗卫生等行业在射线探测成像等方面的应用需求。
  《直播黄河》从空中视角俯瞰黄河、俯瞰济南,为全国人民展示呈现了一个坚定不移保护“绿水青山”、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的济南,一个乘着“黄河战略”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济南。
  镜头之中,济南美丽怡人、大气磅礴、生机盎然;镜头之外,一个“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的济南,正坚定自信地逐梦前行,将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大合唱里,奏出最响亮而壮阔的乐章。
编辑: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