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31日 星期一

消费投资、新质生产力、改革开放、区域协调发展——

从政府工作报告关键词看“济南发展”

发布日期:2025-03-06

信息来源:济南日报

  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对2025年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2025年,是济南加快建设“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的重要一年。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加快落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政府工作报告释放出一系列振奋人心的积极信号。透过其中的“关键词”可以发现,济南在多个方面具备相当的基础和优势,蕴含重大机遇,大有可为。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报告原声】“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济南实践】
  由消费和投资构成的内需,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2024年,济南以“项目深化年”为总牵引,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加强投资引导,着力扩大重点领域投资,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延续平稳运行态势,比上年增长0.4%。消费市场则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2024年,济南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13.2亿元,比上年增长0.3%。
  提高投资效益,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支撑。2025年是济南的“项目提升年”,聚焦持续扩大有效投资,济南将谋划启动一批衔接“十四五”和“十五五”发展的重大投资项目。其中,聚焦加快传统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济南将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实施300个以上投资过亿元技改项目。
  消费“火起来”,经济才能“热起来”。2025年,济南将举办促消费活动500场以上,新引进品牌店、旗舰店等100家以上,建设改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30处,加快激发消费潜能。日前,济南召开了2025泉城消费提升行动推进会,将实施商品消费提升行动、服务消费提质行动等十大行动。
  ▶▶▶新质生产力引领新发展
  【报告原声】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济南实践】
  加快发展和培育新质生产力,是纵深推进强省会建设的内在要求。2024年,济南深入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和数字经济引领战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省级以上产业创新平台达到338家,实施山东省技术创新项目973项,占全省总数30.2%、居全省第1。同时,一批创新创业企业发展壮大,新增独角兽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瞪羚企业405家,优质企业数量突破8500家,居全省首位。
  产业是生产力变革的具体表现形式。2025年,济南将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统筹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聚焦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济南将新培育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等产业创新平台50家以上,入选山东省技术创新项目500项以上。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报告原声】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济南实践】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基础、教育是根本。2024年数据显示,中国科学院济南科创城加快建设,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比达到2.94%。济南连续两年跻身中国城市科创金融指数前十。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287.5万人,连续三年获评“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
  2025年,济南将强化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加快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建设。高标准建设国家实验室济南基地、济南空天信息省实验室。建立完善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培育机制。深化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创新推出多元化科技信贷产品。高水平创建济青吸引和集聚人才平台。
  ▶▶▶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加快落地
  【报告原声】
  “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加快落地,更好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
  【济南实践】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2024年,济南全面推进80项重点改革任务落地,深入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着力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泉惠企”平台实现惠企政策事项发布、申报审核、资金兑付一体化运行。全市民营市场主体152.3万户,占全市市场主体的98.6%。
  2025年,济南锚定改革方向,聚焦重点领域改革,将加快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按照市场化原则稳步推进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持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深入推进市、区县两级零基预算改革,稳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聚焦民营经济,将建立全市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库和民营企业投资机会清单,争取更多优质项目纳入国家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库。积极创新招商引资路径,促进更多优质项目落地济南。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报告原声】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稳外贸稳外资”
  【济南实践】
  高水平对外开放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2024年,济南进出口总额2324.3亿元,比上年增长7.5%。获批建设国家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济南集结中心一期建成运营,新增跨里海通道、老挝通道,全年开行班列1029列。国际友好(合作)城市增至92个。
  聚焦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2025年,济南将积极探索创新贸易、投资、人员、要素跨境自由有序流动体制机制,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落实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深化省级联动创新区建设,高标准打造跨境数字服务平台2.0版,提高跨境服务贸易自由便利水平。加快推进综保区高质量发展,做强做大保税加工、保税物流等业态。建强用好“侨梦苑”、海峡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区、中德(济南)中小企业合作区等开放平台。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拓展与中亚、东欧等地区国家的经贸合作。
  ▶▶▶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报告原声】
  “着力抓好‘三农’工作,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济南实践】
  近年来,济南通过确保粮食安全丰收、以产业兴旺推动特色农业升级、美化乡村环境促进全面振兴,三方面协同并进,保障了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还提升了农业产业的综合竞争力,为农村居民创造了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
  2025年,济南将聚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新建成并上图入库高标准农田18.35万亩,新争取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35万亩左右,优选不少于3家高水平规划设计团队“赛马比拼”。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和美乡村建设的内在支撑。济南坚持把发展产业、富民增收摆在突出位置。2025年的目标是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565家,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390家;依托市农业产业协会新组建10个市域特色产业产销“小联盟”,举办“泉水人家”产销对接活动50场。
  ▶▶▶进一步优化发展空间格局
  【报告原声】
  “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发展空间格局”
  【济南实践】
  2024年,作为黄河流域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山东半岛城市群的核心引擎,济南深入践行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加快推进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积厚成势,高起点推进济南都市圈规划建设,做大做强县域经济,省会发展势能持续汇聚。
  实施好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对增强区域发展平衡性协调性至关重要。2025年,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将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加快黄河体育中心“一场两馆”、综合医疗中心建设,提升黄河两岸交通便利水平。高标准规划建设中新济南未来产业城。
  聚焦建设现代化济南都市圈,2025年济南将加快济滨高铁、济枣高铁建设,争取德商高铁、莱临高铁纳入国家规划,加快京台高速齐河至济南段、高青至商河等高速公路建设。推动济南都市圈与青岛都市圈、郑州都市圈互促共进、联动发展。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报告原声】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济南实践】
  近年来,济南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2025年,济南将聚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面推进美丽济南建设。扎实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全面完成“两个清零、一个提标”任务,抓好入海河流总氮管控,确保国省控河流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到考核要求。在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方面,将推动工业园区循环化和节能降碳改造,新认定绿色工厂30家以上。大力建设“无废城市”,建成长清马山污泥焚烧处置中心一期工程,加快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步伐,新增市级“无废工厂”10家,打造“无废社区”“无废学校”等50个以上。
  ▶▶▶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
  【报告原声】
  “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济南实践】
  近年来,济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织密民生保障安全网,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群众幸福指数加快提升。
  2025年,济南将聚力增进民生福祉,持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强化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的就业支持,健全产业就业协同联动机制,抓好岗位开发和用工保障。在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上,持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实施“全民参保·福暖万家”工程,鼓励引导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等重点群体参加社会保险。
  济南将健全完善城市体检工作机制,抓好明府城、老商埠、洪家楼、泺口等片区改造提升。新建改建供水管网100公里,泉水直饮工程新增覆盖人口35万人,完成老化燃气管道更新改造79.7公里,新增集中供热面积400万平方米。
  ▶▶▶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
  【报告原声】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
  【济南实践】
  近年来,济南深入发掘历史文化资源,加快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打造出具有鲜明特色和深刻内涵的城市文化IP。2024年,济南深化文旅融合发展,精心策划“一年四季·泉在济南”系列活动,创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获评省级旅游休闲街区、文旅市集7个。
  文化软实力是衡量城市品质的重要标准。济南将“在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上创新突破”列入纵深推进强省会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聚焦不断增强城市文明感召力、文化服务供给力、文化产业竞争力,将扎实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融入”试点建设,健全完善多元化的投入保障机制,持续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和结构,着力提升企业创新力和园区承载力,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聚焦培育壮大文化产业,将大力培育动漫游戏、视频直播、数字出版、创意设计等新兴文化业态,持续拓展文旅消费规模,力争今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5%以上。
编辑: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