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29日 星期三

绿水青山筑美城

改革开放40年济南谱写美丽泉城建设新篇章

发布日期:2018-12-20

信息来源:济南日报

  优美的城市环境,是每个市民所向往的,这是一座城市强有力的竞争力。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全面阐述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部署,为未来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指明了路线图。
  作为山东省的省会,改革开放以来,济南市坚持把绿色、生态发展摆在重要位置,通过40年的不断努力,城乡面貌得到极大改观,宜居宜业水平显著提高。我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立市,同时注重城市文明建设,促进了城市发展方式转变,提升了城市的发展水平,取得了一系列成绩。
  全面治理打造城市生态之美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永续发展。曾经的济南,一度被雾霾笼罩;如今抬头仰望,“泉城蓝”已经如同常见的老友。
  为了蓝天白云,高能耗、高污染工业企业搬离了;史上最严厉的扬尘污染整治开始了;燃煤小锅炉关闭了,“散乱污”企业关停了……据中国天气网发布的2017年度蓝天数据报告显示,全国31个省会级城市中,济南以61%的蓝天占比,并列排在全国第八位。2018年6月份,济南的空气质量改善率在“2+ 26”城市中位居第一,PM2.5月均浓度35毫克/立方米。这份成绩单背后凝结着全市上下付出的汗水与努力。今年以来,我市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十大措施”,强化调度考核通报,并严格约谈问责。
  抬头望得见蓝天,低头看得见碧水。济南的水与城相得益彰,泉与民共生共荣,近年来,济南不断探索治水、保泉的新途径。
  2000年底玉清湖水库建成蓄水,黄河水、长江水成功引入,极大地减少了对地下水的开采;2007年小清河迎来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综合治理;2014年,更大规模的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五库连通工程开建;2014年,济南成为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城市……一系列举措让泉群摆脱了“靠天吃饭”。通过持续的补源以及多项保泉措施的持续发力,趵突泉如今已经连续喷涌了15年。
  近年来,我市先后实施了河湖水系连通、生态修复与保护、泉城水文化培育等多项建设,形成了“六横连八纵、一环绕泉城”的大水网格局。出台《济南市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系统推进污染物排放全面控制、水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流域生态保护与恢复;重点抓好小清河污染治理,切实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加强废水污染源的监督管理,强化水质考核。济南成为全国第一个通过验收的水生态文明城市,“泉涌、湖清、河畅、水净、景美”正在成为现实。
  泉是济南的魂,山是济南的根。济南是一个多山的城市,共有山体642座,面积2626平方公里,约占市域面积的33%。十几年前的卧牛山满目疮痍,放眼望去除了碎石就是黄土。2013年4月,济南对全面禁采后的卧牛山启动重大生态修复和地质公园建设工程。如今蝶变新生的卧牛山,清风徐来,所见之处,郁郁葱葱,休憩凉亭与山间步道点缀其中。卧牛山的旧貌换新颜,体现了我市在山体保护方面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山体保护工作,连续开展了山体修复整治、矿山复绿、山体绿化等重点工作。2018年5月1日,济南市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济南市山体保护办法》正式实施,首次将山体保护上升到了法律层面。不但对重点保护名录中的325座山体划定了山体保护控制线,控制线内严禁与山体保护无关的建设行为,而且对邻近山体建设项目的建筑形态、建筑高度、风格色彩以及退让距离作出规定,减少对山体的遮挡,做到与山体景观、城市风貌相协调。“显山露水,青山进城”将成为现实。
  伴随一系列的生动实践和果敢探索,一幅天蓝、水清、地绿、气爽的美丽画卷在济南8000余平方公里的沃土上铺展开来。
  精细管理 构建城市环境之美
  “每个周末,我都骑着自行车在济南的大街小巷穿梭,几乎每次我都有新发现。我发现济南路变宽了,交通变顺畅了,天变蓝了,水变清了,人民的幸福感每天都在攀升,生活在文明城市的济南人越来越爱这个城市了!”在济南市举办的“拆违拆临看变化”征文活动中,市民李玉玲这样感叹。拆出一个更优美的环境,让市民获得更多幸福感,李玉玲感受到的变化,正是“拆违风暴”的目的所在。截至今年11月底,全市累计拆除违法建设37741处3423.33万平方米、建绿透绿93.45万平方米,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102.8%和103.8%。
  如今的济南,在精细化管理之下,口袋公园绿草如茵、鲜花点缀,装点着城市,更服务于市民;空中杆线的“蛛网”、伫立在大街小巷的废旧线杆全部拔除,不再遮挡仰望风景的视线;风格各异的艺术文化墙供来往市民欣赏;分类垃圾桶安置于城市大街小巷;繁杂混乱的广告牌拆除了;坑洼积水的破损路面平整了……济南以文明之城的优美新姿态展现在市民面前。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1600年前陶渊明在微醺之下吟唱出一派闲适的田园风光。如今走出喧嚣的城市,迈入恬静的乡村,这种鸡犬相闻、炊烟袅袅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在泉城济南的大地上徐徐展开……
  近年来,我市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推动全市“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和打造“四个中心”、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内容,扎实推进“七改”工程,开展“出彩人家”创建等活动。村容村貌换新颜,村民生活质量高,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乡村的“标配”。凡人善举 铸就城市人性之美
  城市因何而美?或因其风貌特、环境美,或因其物产丰、资源盛……然而,城市之美,不仅仅体现于外表,更渗透于内在,在于文明的积淀、文化的底蕴,更在于人人崇德向善、社会和谐友爱。作为城市最基础的组成细胞,每个市民赋予这座城市的人性之美,让这座千年古城更加熠熠生辉。
  为了救助远在意大利的白血病患者,商河县希望小学女教师扈秀花两赴北京捐献造血干细胞;面对急需A型血的38岁高龄双胞胎产妇,济南近百名市民冒着严寒献血36200毫升;章丘绣江河畔,为救一名落水儿童,19岁的花季男孩崔士业献出宝贵生命……一个个暖心故事彰显着城市温度。舍身救人的济南“好的哥”邢兆峰;37年竭尽孝道,为婶子撑起幸福晚年的张和生;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好书记高淑贞;与“死神”博弈的排爆英雄张保国……一大批凡人善举,展现出泉城市民良好的精神风貌和道德风尚。
  一分礼让、一个道歉、一抹微笑、一次帮扶……这些微不足道的举动或许早已司空见惯,但透过这些凡人善举看到的却是人性之美,它们就如同寒冬里的暖阳、疾风骤雨里的小伞、黑暗中的微光……给予人力量,传递着温暖。济南,一座向上向善之城,蕴含的人性之美是你能够切身感悟体会出来的,是能够铭刻在心中难以忘怀的,每每回忆起,总是有种温馨、温暖悄然从心间涌动的。这种美,更让人心灵震颤。
  回眸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城市环境建设、城市文明建设的历程可以发现,我市各方面环境不断改善优化,群众宜居宜业的获得感同增共长。“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致”逐渐变成现实,人们尽享优美城市环境带来的舒适与惬意,沉醉其中,回味无穷。蓦然间,“有心长作济南人”就会成为一个意念,一个永久的期盼。
 
编辑: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