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29日 星期三

历城新旧动能快转换推动城镇化大发展

发布日期:2018-01-26

信息来源:济南日报

  “新型城镇化”,这是历城区近两年来发展的主线。而要真正实现城镇化发展,并将全市“1+454”体系落到实处,抢抓新旧动能转换机遇,大力培育新经济体系是关键。
  在过去的几年,历城区加快推动老工业区搬迁和城市更新,老工业企业搬迁达到56家,去年拆迁面积突破千万,腾出一片新的发展热土。有了“大展拳脚”的发展空间,历城区下一步布局也将更加从容:一方面强化实体经济,大力建设以临港开发区为重点的新产业经济园区,培育实体产业新动能;另一方面,加快旧城村拆迁改造,提升片区开发质量,大力发展以楼宇经济为主的现代服务产业,培育现代服务业新动能。去旧腾空间
  56家老工业企业搬迁工业北路拆出100平方公里
  从2013年到2017年的5年时间内,历城区完成老工业区企业搬迁56家,超额完成56家企业搬迁改造,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任务计划。面对之前老工业企业可观的税源,历城区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新旧动能转换放在首位,坚决关停落后、污染企业,去除钢铁、化工等旧产能,为城市更新、新城镇发展腾出空间。
  东部老工业区搬迁改造,既有济钢集团这样的大型国有企业,也有盛源化肥、润原化工等国企改制的民营企业,还涉及大量中小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多,工作面广、工作量大、情况复杂。特别是济钢集团等企业还承担着医疗卫生、教育、供水、供热等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搬迁不仅关乎企业生产,还涉及群众切身利益。
  为此,历城区积极谋划,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加快推进搬迁速度。
  该区在推动老工业区搬迁的过程中,首先采取“一企一策”的搬迁措施。济钢集团作为省属大型国有企业,涉及职工人数多、情况复杂,由省国资委牵头,省、市两级共同出资一次性补偿企业搬迁资金,多渠道安置职工,企业承担的社会管理职能一并移交地方;市里成立工作组入驻济钢,协调推进企业搬迁,历城区政府分管区长专职负责,区发改委安排分管主任带领业务骨干靠上工作,及时协调区直有关单位做好社会管理职能移交工作。山东球墨铸铁管有限公司搬迁由历城区政府组织实施,采取13亿元打包补偿的方式推进企业搬迁。目前,该企业已经完成搬迁并将原厂拆迁完毕。
  同时,该区利用片区开发带动搬迁,并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扶持搬迁,加快搬迁改造步伐。其中润源化工有限公司危化设备和厂房拆除项目列入国家扶持范围,共获得1875万元资金支持;争取市发改委区域战略推进资金支持山东球墨铸铁管有限公司4537万元,有力地支持了项目实施。
  除了老工业区搬迁,历城近几年引得全市瞩目的片区棚改旧改工作,成为创造发展空间的主力,为经济发展和项目落地提供了载体。
  2017年,该区省市棚改新开工任务为8758户,实际开工19458户,完成率222%;需完成拆迁14438户、266万平方米,实际签订协议3.4万户,拆迁1150万平方米,完成率432%。仅工业北路拆迁就腾出100平方公里的空间。
  添新谋发展加快腾笼换业 构建特色现代产业体系
  “旧动能”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新动能”正不断涌上发展潮头。2018年,该区将在新空间中加快腾笼换业,构建具有历城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以打造特色楼宇、产业平台为抓手,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推动三次产业创新、协调、联动发展,强化产城融合发展。深入挖掘新东站次中心和5个区域性中心等片区发展的潜力优势,聚焦打造以总部经济为主导的楼宇经济,聚力发展以楼宇经济为支撑的城市经济。立足于新东站商圈配套和辐射带动作用,着力打造工业北路快速路沿线楼宇经济发展隆起带,使之成为历城重要的城市经济走廊。坚持量质齐升推进物流总部园区建设,策划引进一批物流总部、信息中心、结算中心,积极推动“内陆港”规划建设,支持现有重点物流企业提档升级,实现物流业网络化、信息化、规模化集群集聚发展。
  突出实体经济支撑。加快临港开发区新区建设,确定新区产业和功能定位,年内完成以智能产业园为主的起步区建设,并策划临港开发区产业转化中心。围绕生物制药、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全面做好产业关联配套,继续开展“补链、延链、强链”工程,推动新型工业和先进制造业“量变”提升和“质变”突破。
  同时,历城区加速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城镇化发展,也为贯彻落实全市“1+454”体系搭建起平台。
  ■区域性经济中心建设 在发展总部经济上下功夫。利用省会的资金、信息、人才、科研等诸多优势,面向国内外引进企业总部和机构总部,积极发展企业财务公司、科研中心、营销中心等总部型经济,再培育一批集聚度高、带动力强的“亿元楼”。
  ■区域性产业金融中心建设 坚持新型金融产业定位,以基金、保险等金融产品为重点,实现与中央商务区的错位发展。以龙湖∙清科基金小镇为载体,打造基金业发展平台,吸引各类基金落地,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持;用好“全省民间资本支持创新创业试验区”这块金字招牌,积极培育要素市场,力争在股权交易、知识产权交易等方面有所突破。
  ■区域性物流中心建设 不断提升物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力争打造全省领先的物流中心。通过平台集聚,建设物流总部园区,策划引进一批物流总部、信息中心、结算中心等总部型企业落户;充分利用新东站建设、小清河复航、济新欧货运班列开通、国际机场扩建等有利契机,尽快启动董家“内陆港”规划建设,策划多式联运综合体,抢占物流业发展制高点。
  ■区域性科创中心建设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在彩石片区策划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充分发挥该区域省科学院和高校的智力资源优势,解决该片区的产业定位问题;在临港开发区策划产业转化中心,推动产学研结合,形成新动能;在山大路等城区街道策划建设创新街区,打造“山大路创新创业一条街”等科创平台。
编辑:高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