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29日 星期三

不做“提问者”善做“解决者”

杨 清 波

发布日期:2015-07-06

信息来源:济南日报

“孩子哭了自己哄。”这是人人皆知的一个道理。但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小宝贝哭闹不止,有的奶爸、奶妈束手无策,把孩子“扔”给自己的父母了事。
这种“孩子哭了让别人哄”的做法,在工作中也不鲜见。有的遇到矛盾和问题不是积极主动想方设法去解决,而是患得患失、东闪西躲、虚于应付;有的等、靠、拖,或者干脆把矛盾和问题交给上级解决;有的碰到矛盾和问题击鼓传花、赶快出手,“不归我管”;还有的喜欢做“提问者”,提出的问题比解决的问题还要多。
探究这些现象的背后,从根本上是一些领导干部缺乏担当精神,遇事“难”字当头,遇难“推”字当先,有了困难就上交,有了风险就躲避,有了挑战就退缩。尤其在当前中央加大反腐力度的形势下,少数领导干部一味“算计”个人利害得失,怕给自己惹麻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为了不出事,宁愿不干事,满足于当四平八稳的“太平官”。殊不知,这样一来错过了多少加快发展的良好机遇,耽误了多少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
两肩明月身蕴秀,总有担当品自刚。领导干部都有一定的职务,有职就有责,有责就要担当。正如市委主要领导所说,“遇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不躲避、不拖延;是谁的问题就由谁来解决,不上推、不下卸”。如果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还有什么资格当干部?老百姓流传一句话:“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干部必须干事,在位必须作为。有一个“1.01和0.99法则”,是说1的365次方是1,1.01的365次方约37.8,0.99的365次方约0.03,1%的区别日积月累就会变成巨大的差距。我们把“1”当作工作的基本要求,如果每天都是按部就班地工作,不管过多久还是“1”,只能达到合格线。如果每天都多付出1%的努力、多解决1%的问题、多取得1%的成绩,长期坚持下来进步就会惊人。如果每天松懈一点,哪怕只有1%,尽管当时看不出什么,时间长了就可能差之千里、不可收拾。我们每个人都应对照这个法则,看看每天自己是1、1.01还是0.99?
市委十届八次全会确定了“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的目标定位,切合实际,站位高远,鼓舞人心。“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功花不开。”再好的思路、再高的目标,不干事、不担当,只做“提问者”,不做“解决者”,一切只能是“空中楼阁”、“镜花水月”。
金末元初的元好问诗云:“当官避事平生耻,视死如归社稷心。”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有“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精神,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是公职公仆、职责是公务公干,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紧紧盯住“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对分内之事忠于职守,对困难之事勇于攻坚,对棘手之事善于解决,对突发之事敢于挺身,“孩子哭了自己哄”,真正做到不避事、不怕事、敢管事、能干事,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用自己的辛勤付出换取城市的加快发展。(作者系市委办公厅副处长)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