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29日 星期三

解读“最牛”国家级园区成功秘诀

2018年泉城干部大学堂第三期讲座纪实

发布日期:2018-03-29

信息来源:济南日报

专家名片
沈小鹰
  退休前任苏州市副市级干部,苏州工业园区“走出去”领导小组副组长。曾担任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前期工作组成员、筹委会规划建设部负责人,并担任园区相关领导职务,是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的“元老”。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的重要合作项目,1994年启动以来,一直保持快速健康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超过30%,取得了GDP超千亿元、累计上缴各类税收超千亿元、实际利用外资(折合人民币)超千亿元、注册内资超千亿元“四个超千亿”的发展业绩。2017年,苏州工业园区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中位居第一,是苏州经济发展的巨大引擎。
  成功不可复制,经验却可借鉴。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带给济南什么启示?3月28日,由市委组织部举办的2018年泉城干部大学堂第三期专题讲座,沈小鹰以亲身经历解读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秘诀——
  【抓好规划建设“牛鼻子”】
  “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24年,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的领导换了一茬又一茬,为何规划能执行得如此好,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与借鉴。”沈小鹰认为,开发一个新园区,首先要进行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把有限空间正确地进行资源分配。在沈小鹰看来,规划一旦出来“是绝对不可以轻易改动的”。正是因为园区建设之初,借鉴了新加坡“科学规划”“规划先行”经验,才为苏州工业园区最终成长为国内开发区的示范品牌种下了“关键基因”。
  规划,“定位是牛鼻子”。沈小鹰总结,找准定位要从定目的、定目标、定路径“三定”入手。“想干什么,想干到什么水平,打算用什么方法实现都要提前做好量化,想清楚、弄明白,必须具备一定的城市经济学、社会经济学等专业知识。”
  苏州工业园区在国内首创的“两先两后”即“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面”的开发建设原则,目前已成为更多区域开发建设的指导大纲。对此,沈小鹰进一步解读“需求未到,基础设施先行”,在发展顺序上要“先社区中心,后商业中心;先临时商业,后永久商业;先外围,后中央。这样不仅效率高,还能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
  【超前“诊治”城市通病】
  白天热闹繁忙,晚上黑灯瞎火,这是不少园区为人诟病的败笔。而如今提出的产城一体理念,20多年前苏州工业园区建立之初就确定了。沈小鹰介绍,苏州工业园区建立之初,就以研究大中城市通病为切入点,对园区功能区进行板块组合。在道路规划方面,商业区居于中心地带,其两侧向外依次是居住区和工业区,去工业区和商业区的人流、车流自然分开,互不干扰;环保建设方面做到了污水100%截流;道路、供电、供水、排水、排污、燃气、供热、通讯、有线电视做到“九通一平”……这些科学合理的布局,不仅成就了城市建设的协调发展,也让这座新城成为和谐宜居之地。
  “很多地方,有路必成街,这是传统的思维模式。其实,路和街是不同概念。马路主要功能是道路交通功能,为什么要沿道路两旁建商业?”沈小鹰介绍,在苏州工业园区沿着大道行走,没有沿街开设的商铺,没有拥堵的人流与车流。
  【精准招商全球揽项目】
  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苏州工业园区是如何做的?沈小鹰给出了答案——精准招商。首先,招商对象精准,“明白自己要什么,了解对方有没有可能来。”同时,招商机构也要做到精准,“园区招商局下设电子制造、现代制药、新材料等处室。让专业的人当招商员。”其次,要“一方打仗,八方协同”。招商有需要,对各部门来说就是无声的命令。再次,还要发扬招商“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用尽千丝万缕,吃尽千辛万苦的‘四千四万’精神”。
  说到吸引外资,营商环境是个绕不开的话题。沈小鹰认为,“微笑服务”不代表营商环境好。要根据世界银行评估的十大指标,即“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证、获得电力、登记财产、获得信贷、保护中小投资者、纳税、跨境贸易、执行合同和办理破产”等,逐一分析,进而对症下药、精准施策。 
编辑:高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