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陈庭长息访记

发布日期:2012-03-19

信息来源:

口述/陈霜梅 整理/陈宜森
去年10月的一天,我刚到信访室还未坐定,就听到立案庭大厅内有吵闹声。
走下楼来,一位老大爷攥着一张传票在立案庭吵嚷:“这是什么人民法院啊,还为老百姓办事吧?你认为在法院有人就一手遮天吗?还有说理的地方吗?你们要是不管,我就进京上访!”
我走过去,微笑地对他说,“大爷,你先坐下,喝口水,别生气,有话慢慢说。”老人见我和颜悦色的样子,坐在沙发上,说起了他儿子的不幸遭遇。
他老伴早逝,儿子叫李杰,40多岁,找了一个智障妻子。去年春天,李杰在贺某承包的建筑工地上打工。一天,在拆除一家旧厂房时,李杰不慎从房顶上摔下来,造成下肢粉碎性骨折。事故发生后,李杰在医院住院50天,花去医疗费5万余元,但贺某一分未出。无奈,李杰向法庭起诉。案件由一位何法官主审。
当年6月15日,法庭开庭审理查明,贺某所承包的这项工程是经层层转包而来,被告应为四家单位或个人。开庭后,因李杰需要司法鉴定以确定伤残等级,案件一直没有结果。而李杰长期卧床,妻子对其照顾不上,加之债台高筑,药物及营养跟不上,致使下身局部有些溃烂。为此,老人很是痛心。
老人拿出那张开庭传票老泪纵横地说:“法庭就开了一次庭,现在一直没有结果,(时间)哪能这么长?我和儿子还怎么活?听说那个法官和包工头是一个村,还一个姓,他准是吃了人家、喝了人家、拿了人家了!再说,我去了几次找他,就见到他一回,其他时间老是不在,我看他是拖!哪有老百姓说理的地方!”
我安慰老人说,“大爷,你不要着急,我问问有关情况,马上给你答复好吗?”
我立即给何法官打了电话。何法官解释说,这个案子时间长的原因有四个。一是当事人在第一次鉴定中没有申请二次手术费用,再次申请结果还没有来;二是四方当事人中有一方曾去外地,后经多方联系才到庭应诉;三是由于本案涉及当事人较多,关系复杂,难以定性,想通过基层组织参与调解一次;四是承办人不但承担每年百起案件的审理,还负责十个村的“通联法官”职责,经常下村排查纠纷,也确实有些忙。他答应,只要鉴定书下来,会尽快召集被告方当事人调解一下,如果调解不成,会从速判决。
放下电话,离开办公桌,我拉把椅子坐在老人身边,和他解释起来:“大爷,你儿子的案子快有结果了!你儿子不是还要做一次手术吗?这个案子时间长的原因就是等那个鉴定结果,你放心吧!你说那个法官和包工头一个姓,一个村的事,不是事实啊,人家何法官家是菏泽的,四年前才调来我们法院,更没有吃请受贿的事了。他还是好几个村的‘通联法官’呢,所以他只有开庭才在法庭上班,其余时间都在村里巡回审理案件。我跟他说了,让他快一点处理你的案子,最好能协调结案!”
为彻底打消老人的疑虑,我领着老人来到法院技术室,查阅了李杰的鉴定情况。技术室法官打电话给济南大舜司法鉴定所,人家答应次周报告就出来;同时到法院政工科,由政工科工作人员说明何法官的家庭地址,让老人消除了误解。
见我为了他的事说得口干舌燥,累得跑上跑下,老人说:“闺女,你这么细心地解释,我全明白了。唉!可目前这阵子,我们咋过啊!”老人的脸上又布满悲伤。
知道老人是坐公交车来的,而且要从村里步行三里多地才到公交站点,我和院领导汇报后先把老人送到家,同时了解一下他家的真实情况。
在老人贫穷的家里,我们见到了躺在床上的李杰和他有些弱智的妻子。他面色憔悴,形容枯槁,与我们交流的声音也很微弱。我打电话叫来了该村的村支书。他说,李杰是他家的顶梁柱,自从出事之后,亲戚家也借遍了,把家里值钱的东西都变卖了,粮食也卖得差不多了,简直像塌了天一样。村里也向镇党委申请了生活救济,但无济于事。
临走时,我记下了老人家的电话,以方便不定期回访。同时拿出身上仅有的200元塞到老人的手里,老人一直感动得不知说啥好。
回到法院后,我及时向院党组作了汇报。院党组决定对李杰一家实施司法救助,先行给付其司法救助金3000元,以解其燃眉之急。同时要求法庭加大审理力度,从速、从快、公正处理其赔偿案。
去年年底,经过数十次和被告方当事人做工作,此案协调解决,并一次性给付了李杰18万元赔偿金。老人家收到赔偿金之后多次打电话向我表示感谢。(陈霜梅为商河县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
信息来源:济南日报

编辑: